PO18

江月窈窕 第5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江月慢三言两语将事情说了。知道母亲如今心里正为弟妹忧心得寝食难安,她急忙再重复:“母亲,这件事情我自己来处理。”
    “我还没死!”华阳公主忽然怒喝了一声。
    ——桩桩件件堆在心里,一下子被引燃。
    月皊吓了一跳,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阿娘。在她的记忆里,阿娘永远温柔端庄,极少动怒。
    华阳公主压了压心里的火气,放缓语气:“娰娰,忘掉他。接下来的事情也不用你操心。”
    人前,江月慢永远不愿露出半分的软弱来。听了母亲此言,她垂下眼,轻轻点了点头,没再说其他。余下的归程,倒也不必顾虑多多强颜欢笑。
    ·
    回到郡王府,三爷一房自然候在大门处迎接,包括江云蓉。她原本被禁足,可因为过年,也终于能从自己的小院子里走出来。
    华阳公主下了车舆,对三房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冷淡。
    她回来,自然要先往老太太那便去一趟,没让三个孩子跟着。待她从老太太处出来时,没有直接去她住的荣春堂,而是先去了观岚斋。
    到了观岚斋,江厌辞和月皊却不在。他们被江月慢叫了过去,江月慢之前给他们准备了礼物,让他们过去拿。
    听了孙福的禀话,华阳公主扶额——她忙得忘了将准备给江厌辞的十七件礼物给他。
    “月皊这段日子住在哪里?”华阳公主问。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显然,刚回来的华阳公主对于江厌辞和月皊如今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仍在观察、摸索、试探,又犹豫的阶段。
    孙福犹豫了一下,才硬了头皮领华阳公主去了那个漆黑的小间。
    布帘半掀,华阳公主立在门口,望着昏暗潮湿的小间脸色越来越难看。她抿唇沉默了片刻,问:“是三郎让廿廿住在这里的?”
    “不是!”孙福连连摆手,“三郎回京时身上伤势颇重,在大殿下府中住了很长一段时日。这院子是三房的人安排。三郎对三娘子好着呢,哪舍得她住得不好?最初不知道,三郎知道了就让人住在自己屋了!”
    华阳公主听着孙福的话,半信半疑。再一琢磨月慢与她说两个人是宿在一起的,倒也信了孙福的话。
    华阳公主在观岚斋转了转,被厅房里那把大刀吸引了注意力。
    “这是三郎的刀?”她问。
    得到肯定的答复,华阳公主细细瞧着。这柄刀又长又大,刀刃越往下越宽,最下端时比女子的细腰还要宽。华阳公主眼里浮现了江厌辞握着这刀的画面,她因自己想象的画面皱了眉。
    纵使江厌辞不诉苦,可她心里明白这儿子在外怎么可能日子好过。
    华阳公主轻叹了一声。
    ·
    午膳本该去前院,华阳公主却没去,只将三个孩子还有沈家兄妹唤到荣春堂一起用。
    这不算合规矩的举动,惹得府里上上下下的人不由多想。
    用过午膳,华阳公主换上宫装进宫。江月慢本该跟着,华阳公主没让她同去,让她在家休息。
    月皊坐在窗下,目送阿娘离去的背影,眉头皱着,浮现疑惑。有人走到她身边,她还以为是阿姐。
    她软声问:“阿娘怎么怪怪的呢?阿娘很重规矩,这又不回家守岁,又不去前面陪着老人用膳……”
    “你不是不想去?”江厌辞道。
    月皊一怔,没想到过来的人是江厌辞。她又因为江厌辞的话懵在那里,她惊愕地睁大的眼睛,呆愣了好半天,不敢置信地去拉江厌辞的手。
    “三郎,你是说阿娘是因为我吗?三郎你说话啊……”月皊红着眼睛使劲儿去攥江厌辞的手。
    江厌辞沉着脸,开口:“先告诉我,我骗你什么了?”
    ·
    华阳公主进了宫,直奔皇后宴请的万喜殿。宫妃们、公主们,还有各种身份最尊的贵女们齐聚一堂,莺莺燕燕柔笑婉转。
    内宦细着嗓子禀告华阳公主到了。
    高座之上的皇后笑容顿了顿,转瞬又笑起来,亲自起身来迎,和气寒暄:“好些年没见你了,以后长居京中,也能常常见到了。”
    华阳公主略弯了下膝,客客气气地回话:“是啊,也没想到家中发现那等丑事。也算阴差阳错。”
    华阳公主这话说得直白,即使她不说,殿内众人也明白这是江厌辞承了爵,华阳公主才会回京。
    这话头,便扯到了江家的偷爵之事上。这事儿,如今在京中早已无人不知。
    华阳公主的冷淡,皇后感受到了。她笑笑,再言:“说来也是唏嘘。若是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兴许还能结成姻亲。”
    皇后叹息,眉眼间带出几分惋惜。
    都知晓皇后说的是太子与月皊临差一脚的亲事,殿内众人沉默下来。
    “我的夫婿短命,给儿女选婚事头一桩重要的便是健康。”华阳公主慢慢笑了,“皇后娘娘不必惋惜。这婚事我本来就不同意,如此也好。”
    皇后一下子变了脸色。李淙体弱一直是她的心病。华阳公主这话落入她耳中,仿佛在咒李淙短寿!
    华阳公主仍旧微笑着。
    为后者,母仪天下,若心胸狭窄不慈不善,就该换人。
    第四十九章
    华阳公主已经从万喜殿出去了,殿内的气氛还是微冷,有人想要开口活络气氛,可瞧着皇后娘娘的脸色,又不敢擅自开口。
    大年初一,万事讲究个吉利,偏生晦气找上门来。皇后娘娘本来今日就心情不佳,偏偏又有人打到脸上来给她不痛快。
    刚刚虽然皇后娘娘怒言一声“放肆”,可华阳公主也只不过笑笑,云淡风轻地说:“哦,瞧我,在边地待久了变得不会说话了,皇后娘娘向来心宽大度,自然也不会把不好听的话放在心里的。”
    她轻轻揭过,也不久留,离了万喜殿要去给圣上请安。徒留皇后娘娘在这边仍旧生闷气。
    拿李淙的身体说事,简直是往皇后心窝上戳刀子。这门婚事,明明是皇后不满月皊是个病秧子,如今怎又被反咬一口?
    众人正不知如何化解尴尬气氛时,一个婀娜的少女缓缓走到皇后身边,软着嗓子柔柔地开口:“今晨进宫的时候,恰巧瞧见太子殿下和诸位皇子往宗庙去,几位殿下并行,真真是龙姿卓然仪表堂堂,新年新气象。簌簌昨夜被烟花爆竹吵了半宿没睡好,今晨正头脑发昏,瞧着几位哥哥们,顿时被真龙之气普渡了,这头也不疼啦,人也精神啦。”
    少女嗓子甜甜,说到后来越说越夸张,拖长了音,也不管什么道理不道理,只想着撒娇。
    偏皇后娘娘爱听她这般撒娇,这脸上的蕴意这才稍微淡了淡。
    “就你嘴甜。哄起人来竟是胡说八道。”皇后娘娘明明是斥责的话,却半点训斥的意味也没有。
    这下,殿内的人这才跟着接话,说起几位殿下如何龙章非凡。当然了,夸得最多的必然是太子。
    ·
    华阳公主从万喜殿出来,乘了宫中步辇,往圣人那边去。
    冯嬷嬷跟在她的步辇侧。
    “刚刚是没看见静贵妃吧?”华阳公主问道。她看见皇后就来气,倒也一时没能将殿内仔细看全。
    冯嬷嬷答话:“禀公主,静贵妃确实不在万喜殿。”
    华阳公主沉默下来,琢磨着后宫之事。按理说,这皇后之位本不该是现在这位,而是静贵妃。静贵妃是个不争不抢的清净人,而皇后唱念做打十八般武艺爬上了这个位子。
    可万事都会有变化。
    自打李漳被撵去边地一回,生母静贵妃明显也坐不住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子女被欺,哪个当母亲的还能坐得住?
    华阳公主长长舒出一口气,道:“上回得的那串南海红玛瑙佛珠寻出来,给静贵妃送过去。”
    “是。”冯嬷嬷应下。
    步辇将到乾祥殿前,华阳公主朝冯嬷嬷伸手,冯嬷嬷将衣襟里的帕子递上去。华阳公主接来涂了药的帕子,擦了擦眼角,一双眼睛立刻红了。
    她看向冯嬷嬷,冯嬷嬷点点头,华阳公主将帕子还给她。
    步辇停了,华阳公主扶着冯嬷嬷的手走下来。
    宫里长大的人,唱念做打的那套本事,只看想不想,没人不会。
    望着乾祥殿的匾额,华阳公主徐徐理了理衣袖,款步迈进乾祥殿。
    让华阳公主意外的是,不在万喜殿的静贵妃正在乾祥殿,伴在圣上身侧。
    华阳公主福了福身。
    “快起来。”陛下摆了摆手。
    华阳公主笑着开口:“瞧着陛下和静贵妃坐在窗下的情景,让我一下子想起很多年前,陛下还是太子时的情景来。”
    “哦?说来听听。”圣人来了几分兴致。
    “那年也是大年初一,也像今日这样不大冷,却飘着雪沫子。我随几个姐姐们来给陛下拜年。一进屋,就看见陛下和静贵妃和今日一样对坐在窗下说家常。那个时候就觉得陛下和静贵妃很是恩爱。”
    圣人问:“怎么,如今瞧着就不恩爱了?”
    “皇兄这话说的,也忒冤枉人了!”
    圣人哈哈笑了两声。
    一旁的静贵妃也笑盈盈开口:“我想起来了,那时候华阳公主才七八岁,站在最后面,却特别打眼。我唤她到跟前,喜欢得不行。”
    圣人也陷进回忆里。那个时候是阿静嫁给他的第一个新年。阿静是他的发妻。
    静贵妃站起身,笑着说:“你们兄妹说话,我先回去了。瑛瑛这时候应该醒了。”
    瑛瑛是李漳的独子。昨儿个年三十,静贵妃求了恩典,让瑛瑛陪着她守岁。一个小孩子在宫中过年算不得什么,偏生李漳昨夜也一同入了宫。这就让许多人不得不多想,这也是皇后今日本来心情不佳的原因之一。
    静贵妃走了之后,圣人抬了抬手,让华阳公主入座。
    他道:“江家的事情属实令人唏嘘。好在眠风的骨肉建在,也生得仪表堂堂。如今回了家,终于能和你团聚。你也不必再留在洛北,日后就常住在京中。”
    华阳公主听陛下先提起这事儿,她便顺势问起来:“如今罪魁祸首还压在牢里,陛下打算怎么处置?”
    这倒不是圣人故意压着不办。实则年底事多,多少需要圣人亲定的案子还搁置在那里。
    听华阳公主这么问,圣人沉吟了片刻,才开口:“理应按律来处理。”
    “陛下,”华阳公主接话,“我想跟您求一个恩典。”
    说着,华阳公主起身,作势要跪下。
    圣人急忙伸手去拉她。
    华阳公主未起身,说道:“江家老二夫妇干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不顾血肉亲情利欲熏心,千刀万剐也不为过。只是他们夫妇的子女后代若也同罪,会不会责罚太重?四丫头在教坊里投了井,那是将人逼到什么份儿上,才能让平日里活泼伶俐的小姑娘连死都不怕了?先不说老二的那两个儿子。就说两个儿媳,一个当为人母,一个刚嫁过来没多久,都困在教坊里不知过的什么日子。”
    “这大过年的,说这些实在不应该。可那些无辜的孩子们多在牢中、教坊里多待一日,苦难就多一日。这恩典没人来求,华阳斗胆来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