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22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着婆子伺候上车,临走前撩起帘子看他们,“都不是小孩子,道理应该懂。我若是朝令夕改,以后如何服众?生意还如何传扬名声?散吧,别为难自己。”
    马车滚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轳车辙的响声。
    几人看着远去的马车背影,心中悔叹晚矣。
    自然也有自觉受了侮辱的。
    “我就不信了,他王家一个乡野出身,借着花溪镇海边起家,还能沾上内陆河上的生意?且看着吧,有她吃瘪败光家业的时候。”
    “有道理。真当生意那般好做。”
    “距离花溪镇最近的河运码头在往北二十里的地方,那处我去过,常年有秋家的人守着,我看她是鸡蛋碰石头,稀里黄。”
    .
    .
    .
    这些话庆脆脆是没听到,若是听着了,只怕同昨夜一般,笑得眼睛都要眯成一条线了。
    为什么?
    那北屿县县官的成大公子外家就姓秋,这可不是遇上贵人。
    ——
    五月端午节的时候,庆脆脆托车驾走了一趟,给花溪镇各家都送了节礼。
    至于他们一家...
    天天玩泥巴呢,实在没空回去。
    八十亩的泥滩,足有成年男人半腰深,里边都是无尽的美味呀。
    北屿县·十八圩
    立于偏高处,放眼望去,霞光铺满的泥滩像是极具才气的画手笔下的浓艳画卷,鸥鸟掠过,排排一字来回,沙滩上的褐色礁石丛,远湾处的海平线与悬在天际处的红日相接,凡是来者皆叹神佛圣迹。
    然而这魅力景色,对于那些背光而来,推着小板车的人来说,常见程度堪比路上最不起眼的一根狗尾巴草。
    头顶蓑帽,身穿麻布料,脚上是海域人家新晋时兴起来的油布垮裤,肩上搭着一条白汗巾。
    庆脆脆将小板车放开,冲着远处的方架子喊:“王二麻子,你回家不回?”
    这句话稀疏平常,毫无受指摘的地方。
    什么,怎么喊人王二麻子,多生分?
    庆脆脆以前也不想这么喊,所以她最开始就叫‘当家的’。
    一声当家的出去,千军万马来相见。
    从近处到远处,因为这一句当家的,无数忙着的人都以为是喊自己。
    后来众位媳妇就商量,以后叫什么当家的,就喊他名字。
    从此这一片泥滩上,什么稀奇古怪的,平常重复的喊声都见过。
    最好笑的一次是喊了一声‘栓子吃饭了’,竟然走出来了十来个年龄不一的男人,最小的才七岁,年纪最大的都六十七了。
    之后这名字前面要么加排行,要么就加哪个村子的。
    此处是八十亩泥滩的最东边,风浪较小,且海区潮流通畅,朝南,光照也十分宜人,最关键是水质很肥。
    此地是收集了附近经验老道的渔家所述的信息,才选中的。
    以竹子桩或是树木做桩头,深入平坦的泥滩地下,桩长足有八到十尺高。
    这一片足有五亩地,全是用来做培植海带的。
    将将盖好的养育带,众人在这一处看着幼苗的生长情况,要检验是否生了病害,同时要盯着养殖的水层、苗绳间距、藻体情况。
    因为是头一回做养殖藻类菜的事情,少不得要亲力亲为。
    庆脆脆喊了之后,不远处有一清朗男声迅速回头地应了一句。
    不一会儿,就见丈夫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当然还有坐在他肩头的胖小子。
    到了跟前,王二麻子将儿子放到小板车的箩筐中,揭开另一个的盖子往里看看,笑了,“我就说长生妞又睡着了嘛。”
    虎头扶着箩筐的边已经站起来了,朝里边看看妹妹,对着她娘伸开小手,嘴里喊着:“抱...抱...”
    下晌两个孩子睡了午后觉醒了,哭闹个没完。
    照顾他们的谷雨和立夏没了法子,瞧着小少爷和小小姐哭得一直咳嗽,只得收拾了衣裳到滩田里来找人。
    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来。
    早前两孩子离不得爹娘,庆脆脆便如今日一般,寻两个大的箩筐,一人坐一个。
    箩筐大能站起来,还能睡觉,里边铺上了舒服透气的垫子,带在身边也没什么。
    不过端午节后阳头就厉害了,她怕孩子体弱受了暑气,便不让他们来。
    也是下晌有过阴云,这才接过来的。
    孩子都一岁三个月了,抱起来不省力,庆脆脆只抱着哄一会儿又放回箩筐里了。
    丈夫在前边拉小板车,她在后边盯着乱动的儿子,“下晌的雨没什么影响吧?”
    “现在看不出来。过了今夜再说吧”前面的人道,想起什么,扭过头来,“上回车驾不是来音,说岳母端午节后要来嘛。是这两天吧?”
    庆脆脆算算日子,“应该吧。”
    每天睁开眼就在滩田里忙活,她要盯着稍微轻松些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