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
门课业。”
“那不然这门课业,由娘子担任为夫的老师?”
“相公先叫两声老师听听!!”
“娘子老师,相公学生这厢有礼了。”嘴上说着逗趣的话,柳云帆却实实在在给叶清函一个大礼。
眼前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也只有两人私下相处时,偶尔会露出这么有趣的一面,叶清函也乐意陪他松快松快。
既然人家老师都叫了,她自然不再藏私,而是将自己琢磨的都告诉了他,“说白了,两种思想的差别,是不同阶层的思维方式差别。第一种思维方式,是典型的农民阶层思维。第二种思维方式,是士大夫阶层的思维方式。”
“咱们生于农家长于农家,打小没人教,拥有的自然是农民阶层的思维方式。我会跳出这个思维方式,还是拜谢粮长一番所作所为所赐呢。”
“谢粮长的遭遇,就是典型的农民阶层思维方式,匹配不上他所求的东西,所以他不仅没能如愿更上一层,还因为他的不公道,以及行事上的偏颇,让他把谢家原有的基础都折腾没了。”
“当然谢家会这样,还跟他们没把孩子教好有关系。”
要不是谢均受不住诱惑,跟郑霜儿滚在一起闹退亲,谢粮长兴许已经在她的帮助下,顺利当上了他肖想已久的课税局大使,“所以孩子不是生出来就行,还得教给他们正确的为人处世准则,不然到头来坑的是做父母的。”
谢均是一个例子,叶清薇也是个例子。
叶清函这么一说,柳云帆不由想起,她刚进门那会儿,跟他说她会努力帮叶姐儿保住谢家的亲事,说只要谢家愿意,她有办法让谢粮长如愿得到他想要的职务,可惜谢家人没挨到他们行动,就让叶清函彻底打消了原先的打算。
“所以往后咱们的孩子,从小就得好好教。”
照原著的发展,夫妻两是在除服出孝后,很快就圆房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叶清函没想改变这件事,所以不出意外她年底或者明年初就能踹上仔,这会儿已经快八月,也就是说再没几个月,她就要怀孕了,两辈子第一次要怀孕,想想还挺激动的,“我想先生个贴心的闺女,再生皮皮的臭小子,你呢?”
“我也觉得先生个闺女好,生个跟你一样的闺女。”他一定好好疼爱这闺女,不让她像妻子过得那样难。
原著里两人的第一个孩子的确是个闺女,后头两人又生了个儿子,原主就是因为生儿子落下了病根,儿子身子骨又不好,她又融入不了京城那些夫人的圈子,最后郁郁寡欢而死。
彼时,性格还不够圆润的柳云帆,先是拒绝三皇子的拉拢,后又直谏三皇子‘德行有亏’,正被三皇子一党的人攻讦,疏忽了对家里的关注,不久之后儿子便紧随原主而去。
丧妻又丧子,还遭贬,是女儿陪着他渡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他曾经说过,要不是有这么个乖巧可人疼的女儿在,他铁定撑不过这段时日,所以无论多少人劝说他从兄弟那边过继个孩子继承他的香火,他都拒绝。
他说在他心里,女儿儿子都一样,要他帮忙培养子侄成材可以,但过继就免了。
当时看到这个情节时,评论区很多读者都说这也就写小说,才会出现这种前卫的儿女平等的想法,在重视传宗接代的古代哪个男人不想要儿子?!
看书的时候,叶清函也是这种想法,可真实跟柳云帆接触下来,她发现这男人内心里的确挺尊重女子的,说不定还真就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有她在,她绝对不会让自己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更不会让他们的孩子发生意外,也就不会存在原著里的情况。
想到古代讲究多子多福,叶清函觉得有必要说一下自己的极限,“咱可事先说好了,我最多生三胎,到时候无论男女几个,都不再生了。”
要她自己其实两个就够了,可在这个年代两个孩子着实少,三胎勉强能接受。
“起码得有个儿子。”柳云帆不掩饰自己的想法,“没儿子无论你还是我,都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且闺女们出嫁,还是得有娘家兄弟,在婆家才能挺直腰杆儿。”
照柳云帆这种想法,原著里如果原主没死,哪怕那个儿子没养活,柳云帆也还会想再坚持生儿子的吧?!
他儿女一样的观念,是在那种没得选择的情况下,做出的妥协,并不是真就觉得儿女一样。她明白这并不是说他不疼女儿,只是大环境如此,他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想法。
现实就是他说的这样,如果硬要计较这些,只是徒惹自己不痛快而已。况且不出意外,他们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