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七零错换人生 第4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安然可不知道他的榆木脑袋丈夫居然把所有领导得罪了个遍,也不知道他把人得罪的原因。最近她打听到,隔壁的前工会主席杨家因为老娘偷水把他脸都丢光了,最近办了提前退休,马上就要回老家去了。
    而他们的房子,虽然说分的时候也没产权,但安然知道按照历史进程来看,没几年部分职工房也会给办证,到时候无论是拆迁还是买卖,也算个投资。而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把他们家的买下来,家里立马就能宽一倍,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也能达到。
    但问题的关键是,杨家人不可能卖给她。
    就是她这女魔头把人杨老太太搞垮的呀,人两口子提前退休都是她的“杰作”,别说卖,现在两家人都直接不说话的,楼道里遇见都是横眉冷对。
    安然有点头疼,你看做人多难啊,你不反抗就只能背黑锅,你要稍微反抗一下,别人还恨死你。
    ***
    就在两口子第一次在为了同一件事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天气越来越冷,就连素来抗冻的铁蛋也冷得受不住了,“咱们小海燕多好啊,热乎乎的大炕一躺,比这舒服哪儿去了。”
    因为人员走动不多,也没多少雪水,屋里都是干燥的,不像这里,穿棉衣都觉着有潮气往骨头缝里钻。
    “妹,哥带你回村里吧?”
    “好叭。”小猫蛋头也不抬,手里摆弄着她的布熊猫,伸出一双冻得红红的小手,“爸爸,冷。”
    哎哟喂,这不是诛老父亲宋致远的心吗?他立马起身穿上外衣就要出门,不行他跟部委申请他要去阳三棉,他要小白楼。反正都是配合702,在哪个厂不重要。
    刚打开门,一股寒气钻进来,胡光墉一身寒气站门口:“小宋好消息啊,总厂同意了你的要求,希望你能把你那天说的几种设备都造出来,每台五百块设计费一分不少,只不过总厂和一分厂也各要一套,可以吗?”
    宋致远脑子都没过:“成交。”
    设计费这事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胡光墉原本还想给他减点以增加通过的可能性,谁知刚把报告打上去,总厂就有人说五百块设计费太便宜了,会不会他也不会,心里没谱,不然怎么会这么便宜?
    还有人专门打电话去省立机械厂咨询过,能满足他们要求的设备,如果量身定做的话至少每台一千块设计费,另外如果需要改动的话再加钱。毕竟,这是整个机械厂几十号工程师通力合作的结果。
    而宋致远,他的意思是,他一个人就能完成……只要钱到位。
    在控制成本面前,国营大厂的领导们选择相信这位天才,给他一次机会。胡光墉也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督促他完成任务,就是钱能不能先预支一下?
    毕竟,照小宋的意思,如果不赶紧给他解决住房问题,他要么走人,要么另想办法。那部委那里他们怎么交代?当时腆着脸要人的时候,可是说会竭尽全力满足宋工程师一切要求,坚决给他创造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现在要是因为解决不了住房问题把人逼走,整个市委都跟着没面子。
    于是,就在十一月中旬的一天,用刘解放和另两位副厂长的话说,宋致远凭他的“厚颜无耻”拿到了三千块设计费,和市委出面给他批的一块宅基地,就在现在宿舍楼的后面,临着清水河段,还在钢厂的上风向。
    这样好的宅基地位置,他们仨已经看了两年了,就寻思着啥时候二分厂效益好,他们也学隔壁盖小白楼呢,谁知道居然让个从来没放眼里的书呆子捷足先登了。
    他把这个消息带回家的时候,安然也傻眼了。
    她想破脑袋抓秃了头也没解决的事,他不仅解决了,而且还特别迅速,特别漂亮,超预期很多很多……
    这个废物老爸,其实也还可以用一下?
    第38章 三更合一
    十一月的天, 那叫一个冷,可安然一家五口的心,却是火热的。她上次存的两千五, 加上这几个月两口子的工资每月都能结余一点, 再加上宋致远靠“厚颜无耻”要来的三千块, 小六千块钱在这年代可是个大数目,能干很多事了。
    但她最想干的就是盖房子, 趁着厂里批的地皮还没被其他人染指,她现在就想把盖房子的事定下来。
    当然,人宋致远比她还急呢,第二天实地考察过地皮后, 晚上就熬夜给她出了个设计图纸。房子设计的是三层带屋顶露台, 占地面积是一百二十平, 前后还能剩个五十平左右的小花园,就这样的地皮要是放几十年后怎么说也得值个几十万, 五十年后那就是上千万, 哪怕是现在那也是好几千的。
    足以想见, 市委为了留住他,下了血本的。
    对于宋大工程师第一次给孩子谋福利的做法, 安然必须鼓励,希望他再接再厉,“行, 但我觉得屋顶露台没必要, 不如改成每间房带一个大阳台,种花种草也行,猫蛋玩耍也行。”她指着图纸说,城里盖的别墅其实没农村自建的实用, 她做阿飘的时候就挺羡慕农村自建房的。
    宋致远挑眉,他之所以设计露台,是因为小白楼有。
    “日子是咱们自己过的,不用比着别人来。”安然知道做设计的都有很强的原创意识,他有这个想法,完全是因为考虑到她的感受。
    算是他第一次有个丈夫样吧,也不枉她替他的工作操碎了心。
    不过,现在是冬天,开工动土难度大,水泥冷固耗时长,打的地基也不一定牢固,出于对后续房屋的安全考虑,小两口商量了两天,还是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等过完这个冬天再动土,到时候新房子可以晾晒一整个夏天,对孩子身体也没坏处。
    安然知道,眼红他们的人绝对不会少,那么大块宅基地,多少人眼巴巴盯着呢。可她是怕人眼红就不干的人吗?她就是想过好日子,就是想让小猫蛋在蜜罐子里头泡着长大,有想法吗?不服吗?
    最好给我憋着!
    “小安啊,你别跟她们计较,她们那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故意恶心人呢。”俩人去买菜,赵银花还得安慰安慰她的好朋友。
    “嗯我知道,私底下爱怎么说那是她们自由,但到了我跟前,只能憋着。”
    以原工会主席老杨的家属为首的一群“官太太”们,最近可是把安然恨上了,这不,路上遇见以前还给个笑脸的,现在人咚咚咚鼻孔朝天的过去了。
    “呸!瞧那样儿,她们一家人住两套房的时候咋不说?领导干部就能搞特别待遇,就能高咱们普通工人一等?”赵银花愤愤不平,可也只敢背后说说,见了面还不是得笑脸相迎?
    大院的邻里关系,就是这么“复杂”。
    安然能对她们回以冷眼,那是她有底气,她的丈夫也是领导班子的一员,可赵银花就不一样了,有气也只能憋着。
    “对了小安,你看她们这是去哪儿?我咋看着像黑市啊。”这几个“官太太”也经常买东买西,可人家男人能弄到各种票,逛的都是百货商店,不像她俩的男人当甩手掌柜,才不管家里缺啥票。
    安然倒是对她们的行踪不感兴趣,她现在想买几斤猪板油,冬天吃清油不耐饿,一泡尿肚子里就空空如也,要是能熬点猪油,那就能好很多。
    “走,咱也看看去。”
    她们也不跟太近,就远远的离着七八百米,一直跟到黑市附近,眼看着她们进去一会儿,她俩才慢悠悠的进去。最近因为形势又紧了起来,黑市也没以前兴旺了,只偶尔有几个穿军大衣的倒爷,见人就过来问“要线衣吗”“要棉花吗”。
    东西是好东西,可赵银花没钱啊,她家四个娃没一个有线衣穿的,小枣儿运气好,常跟小猫蛋玩儿,安然看她可怜,冻得抖抖索索的,就把小猫蛋穿旧的两件棉衣送她。
    可就是这两件旧棉衣,还让院子里的妇女们羡慕坏了,刘宝英有意无意就对着安然念她家小老三也没棉衣穿,可铁蛋费衣服,刚好够穿,总不能把铁蛋还在穿的衣服送她家吧?
    安然没这么大方,铁蛋更没。
    为这事,刘宝英还不高兴呢。
    “我知道咱们小枣儿得了猫蛋的衣服,让你难做人,宝英有想法也是正常的,你别跟她见怪。”
    “嗯,我知道。”安然倒是没把这些事放心上,反正小猫蛋不会有弟弟妹妹,她的旧衣服除了送人难道还能留着当传家宝不成?要是宝英家的小老三再小点,能穿的话,她肯定一家分一件。
    问题是那孩子比猫蛋还大呢,她怎么送?
    正说着,就见那俩女人出来,安然赶紧“嘘”一声,示意银花别说话。她们刚才进去可是空着手,现在出来手里却每人多了一个花瓶。
    安然定睛一看,哟,一对青花狮子绣球双耳花瓶,不难看出,材质应该不差,不然俩人怎么可能笑得见牙不见眼呢?
    “小安我咋觉着这俩瓶子眼熟呢?”赵银花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又追出去看了几眼,还是没想起来。
    安然好笑,“这种狮子绣球的双耳花瓶应该不少,全华国少说也有几万只,你咋认得出来?快别去了,这么冷。”
    “你没看见王光美抱着那只,底部有个“人”字型的裂纹,她刚上自行车的时候我看见了,绝对没错。”她一拍脑门,“我想起来了,我见过的。”
    “谁的东西?”
    “那人我不认识,但我二姨认识。”
    原来,她二姨不仅在厂里打扫卫生,还在市委大院给人当半天保姆,说保姆也不是住家保姆,而是类似于后世的钟点工,每周一、三、五的下午六点过去给人打扫一下卫生就行,听说每个月能挣十块钱。
    有时候她嫌累,或者家里有事的时候,赵银花就替她去,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而那户人家,她听二姨说是市委的一个什么书记,单位是拖拉机厂,因为身体残疾,市里照顾他,把他安排住进市委大院。银花自个儿倒是一次也没见过主家长啥样,“我只知道他书房里,那一整面墙都是书,许多旧书呢,黑黄黑黄的,有些书页都坏了还在看,一看就跟你家小宋一样是文化人。”
    安然笑笑,“这有啥好羡慕的,你没看越是文化人越清贫,都开始卖摆件了吗?”
    赵银花一想也是,这年头啊,从上到下都流行一句话——“知识越多越反动,越没文化越革命。【1】”
    说着,俩人走进自由市场,安然去平时卖猪肉的地方发现居然没来,看来最近确实风声很紧。赵银花还是好奇,找到那个姓刘的小瘦猴倒爷问刚才那俩妇女的花瓶哪儿买的,她说她也想要。
    “得了吧姐,那对花瓶可不是咱们普通人家摆得起的。”小瘦猴搓了搓手,哈口热气,冷得直跺脚,“听说是清代的。”
    安然也愣了,清代的?那可是古董啊!再放几十年说不定价值翻倍呢!
    小瘦猴见她双眼冒光,“噗嗤”就笑了,“要早知道你们喜欢,我昨儿就收下来,转手今儿就能高价卖给你们。”
    原来,这对花瓶是两名红小将带来处理的“赃物”,一连来了好几天没出得了手,昨儿才以四十块的价格出给一个倒爷,倒爷刚刚就以五十块卖出去了。
    手里搂一夜净赚十块钱,这买卖也太好做了吧!
    安然心里感慨,赵银花却奇怪地问:“啥红小将?他们从哪儿来的?”可别是偷的吧,她上个月替二姨去打扫卫生的时候,花瓶可是还好端端在那儿摆着呢。
    那家人看起来也不像日子过不下去要卖摆件的样子啊。
    小瘦猴嗤笑:“他们会偷?那都是明抢好吗?”他私下里一看,发现没人注意这边,才小声说,“听说最近市委大院里有个书记犯事儿,被下放向阳农场了,斗天会的人带头进去抄家,其实就是去抢东西的。”
    安然怔了怔,斗天会,有段时间没出现在公众视线里了。
    “斗天会你们都知道吧?他们会长我见过,昨儿来卖花瓶的就是他亲信,不会错。”要是别人,小瘦猴肯定不会说这么多,可安然和赵银花,那是经常来买东西的,他对安然也挺有好感,这小女同志人品不错。
    赵银花再八卦,也不敢打听这些,赶紧拉着安然就走,一路走还一路“阿弥陀佛”,“上个月都还好好的大领导,咋说下放就下放了啊。”
    公认的去向阳农场还算好的,很大概率等他“反省清楚”后会再回原职,要是去了劳改农场或者生产队,那才叫难以翻身,除非等革命结束平反,不然就别想回来了。安然印象里能从下放地方全身而退的也就只有市拖拉机厂的书记,听说只到农场待了两天,第三天下午人就回单位了。
    而且这位书记还是个独臂战士,解放石兰时吹冲锋号的,十六岁就被炸断一只手,后来成为阳城市有名的“独臂书记”,很受人爱戴和敬重。改开后带领着市拖拉机厂,成为第一批造汽车的企业,甚至后来把国营拖拉机厂做成了赫赫有名的“阳城汽车集团”,专门制造大卡车、重型卡车。
    在全国都是人尽皆知的。
    不过,这世上不是谁都能有独臂书记一样的际遇。安然叹息一声,她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期待时代的浪潮快点过去。
    “我确定,那对花瓶就是独臂书记家的,真是可惜了。听说他人很好,给的工资也不低,我二姨要是知道自己丢了这么好的工作,得懊恼成啥样。”赵银花还在念叨。
    “你二姨去上班的人家,不会就是‘独臂书记’家吧?”安然一顿,阳城市应该没有两个“独臂书记”吧。
    “对啊,就是他们家,但我没见过书记到底长啥样,你见过吗小安?”
    “没有,我也只是听说过。”安然笑了笑,心头轻松不少,“放心吧,你二姨的工作丢不了。”如果按照卖花瓶的时间推算,人家今儿下午就能全须全尾回去了,这场“下放”完全是失败的。
    而且,这位书记可是相当雷厉风行的,回去第一时间就要清算造反派,阳城市革委会说不定要被他弄下去不少人,市里能清静一段时间呢。
    当然,她也没细说,最近宋致远上省立机械厂铸模型去了,安然让赵银花先回去,她一个人上医院开了点冻疮膏,打算回家给小猫蛋涂上,包淑英最近也长了冻疮,而且比小猫蛋的严重多了,皮肤直接裂开,露出黄红色的脓液,安然不许她再碰水,饭都是她回去煮的。
    刚到楼门口遇到一老太太,她笑着打声招呼:“婶子还糊火柴盒呢?”
    老太太赶紧拉住她:“嘘……安干事你别上去。”
    安然一怔,“咋啦?”
    “别说话,你先赶紧找个地方躲躲,有人在抄你们家呢。”老太太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害怕,双手抖得不像话。
    “抄家?!”安然顿时火冒三丈,这个词可是有段时间没听过了,可今儿连续遇见两次,难怪刚在院里有个孩子看她眼神不对劲,天冷大家都躲屋里头,她一路走来还真只遇上这么两个人。
    她自认最近几个月也没得罪过什么人,怎么就有人忽然杀上来了?唯一能让对方抓住小辫子的怕就是宅基地的事,可那也是市委批复的,红卫冰再牛,没人撑腰,怕也不敢这么干。
    她的丈夫,怎么说也是国营大厂的副厂长!
    “就是咱们市有名的那个,斗天会的,年纪都不大,脾气倒不小,你先躲躲,等过了风头,他们也就走了,忘了。”这是一群孩子,可又不算孩子,因为他们要斗起人来,能把人往死里整。可他们也有个特点,今儿斗张三,明儿斗李四,目标太多,像一阵风,刮过就能暂时安生一段时间。
    斗天会,安然眯着眼睛想了想,今天他们的存在感不低啊。自从上次被她留在小海燕开荒后,她也曾留意过,不知道是累坏了还是思想被劳动改造了,倒是没听说再掀起什么大浪,只零零散散搞点小事情,安然都没在意。
    估摸着是最近被上头捧起来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又让这些中二病青年们看见了革命的希望与动力,重新整装,斗志昂扬。
    “小安听婶子一句劝,甭管家里还有啥值钱的,都别回去,躲一躲,啊,你要没去处,我有个侄子在乡下,你去住两天?”老太太虽然平时嘴碎,但她也是真感受到安干事的能干,人帮她们谋的福利,都是看得见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