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7
比李元瑷想象中的还要强。
面对江淮水患,李治直接摆驾东都洛阳,率领武百官离开关中,以减轻关中粮食的压力。
隋唐大运河是围绕洛阳运行的,将朝廷牵抵洛阳,能够最大限度的缓解关中粮食压力。
缓解关中粮食压力等同减少江南的粮食压力。
在迁移的同时,李治直接下令任命李元瑷为江淮安抚大使,节度淮南、江南两道府事,直接将淮南、江南的军政大权交给他一人了。
李元瑷手中拿着圣旨,亦觉得这道圣旨重若千斤。
从另一方面他也感受到了李治的压力,这是孤注一掷了,迫切的需要自己立功入京。
依照长安的局面,长孙无忌显然是不想让自己入京的,他忌惮李道宗,将他牵扯进房遗爱的谋反案里,就没有理由不忌惮自己。
这道圣旨能够顺利下达,也是双方再赌。
没有比自己更适合的人选,即便是长孙无忌亦选不出可以代替自己的人来稳定江淮的重担。
李治赌自己能够在此事上大放异彩,从而顺理成章的入京,而长孙无忌赌自己干得有纰漏可找,有拒绝自己入京的理由。
李元瑷心底明白,这好与不好本就是众说纷纭的。
带着有色眼光看人,连诸葛亮这样的人物都能给说成权臣奸佞,秦桧都能洗白,何况是应对这样的大型灾祸。
念及这前后关系,李元瑷更觉得压力倍增。
经过一夜思量,李元瑷做出了决定,北上江淮,亲临灾区。
此决意一出,江南各级官员尽皆哗然,纷纷劝诫。
连小兕子都坐不住了,泪眼摩挲:“淮南灾情未明。贸然前往,实在太过危险。哥哥为江南百官之首,大可安排人负责此事,何必亲临?”
李元瑷笑着摸着李明达的脑袋道:“赈灾关键在于救民,田地没了可以开垦,房屋没了可以重建。人若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经过一夜思量,查阅以往资料,瑷哥哥发现灾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灾后的那股绝望。淳朴善良的百姓他们吃土,吃树皮甚至被逼着易子而食,刚勇侠义的武者为了活下来,落草为寇,行烧杀劫掠之事在绝望之下,任何道德观念就是一层纸,一但戳破,再理性的人都有可能干出残忍之事,一步踏错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唯有给他们希望,才能保证他们有活下去的勇气。”
“没有什么比我带着粮食抵达前线更加振奋人心”
第291章 大义所向
李元瑷的并没有直接进入灾区,先一步抵达了扬州,会见了扬州府长史王度以及扬州水军总管古神感。
两位手握地方军权的大佬对于李元瑷是极为敬重的,尤其是他的开海举动,直接令得大唐王朝对东南亚的控制权大增。
江南首府在扬州,而扬州水师是大唐唯一的水军建制。
这把控东南亚,远在关中朝廷自然是鞭长莫及。
这重担自然落在扬州府长史以及扬州水军身上。
原本爹不亲、娘不爱的江南,地位骤然而起,仅次于把控西域要塞的凉州,权位无形中提升了许多。
王度、古神感自然是最大受益人,几乎什么都没干,坐收渔人之利。
对于照成这一切的李元瑷,自然是存着好感,得知他的到来,一并亲临码头迎接。
李元瑷将李治的旨意昭示二人,两人方才知道自己已经编入面前这位亲王爷的帐下了,暗自庆幸没有失了礼数。
都说李元瑷与当今圣上穿一条裤子长大,名为叔侄亲如兄弟,果然不假。
这直接将江南军政大权托付,大唐立国至今,除了李世民、李元吉这两位开国亲王,就属面前这位权势最高了。
“属下亦听闻江淮水患,命人接纳入境灾民,搭建粥棚。只是州府存粮不多,有些力不从心。吴王能够担此大任,江淮百姓有救了。属下愚钝,亦不知如何解决,但听殿下安排。”
王度身为州府第一把手,一套官腔说得极好。
古神感是正统的率兵将领,说不来什么好话,木讷的道:“既是圣人命令,扬州水师,听凭吴王调遣。”
李元瑷也不追究细节,颔首道:“王长史,你立刻发布告示,招集州府渔民来府衙听用。”
王度立刻会意,说道:“吴王是打算捕鱼来增加吃食赈灾?只怕杯水车薪吧?”
李元瑷道:“江湖之鱼,无以为继。但茫茫大海,大小鱼群数不胜数。我朝以大致掌握出海远航技术,只要不远入深海,在近海捕捞,定能获得大丰收。”
这一路上他都在想怎么解决吃食问题,想着想着忽然想到了自己在后世玩的策略模拟类游戏。
这食物的来源不外乎种植、采集、狩、捕鱼几项。
其中种植无疑是最稳定的,任何游戏都不例外。
而种植最大的问题需要时间,并非即种即得,要一段时间才能收获。采集、狩、捕鱼却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