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36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民。
    上官仪提议效仿古人,开粥棚赈济穷苦百姓,让李元瑷直接一口拒绝了。
    李元瑷最反感的就是粥棚赈济百姓,这种只有在饥荒这种非常时刻才能实行的政策,与寻常时期实行,那就是助长不劳而获的风气。
    以工代赈,才是最公平的。
    他将所有钱财都拿来开桥修路,愿意来干活的管饱饭,给工钱,不给那些好吃懒做的懒汉投机倒把的机会。
    不过基于情况不同,李元瑷还是分出一些钱财发放各级府衙,让他们赈济孤儿寡母。
    至于会不会贪墨,这点李元瑷并不担心,上官仪负责江南吏治,他可不是吃素的。
    在杜春子的帮助下,李元瑷安排工匠制作出了第一台减压蒸馏机器,成功的将石油提炼,分别得到了石油沥青、煤油与柴油三种原材料。
    至于汽油,以现在的技术,还没有本事从石油中提炼出来,让李元瑷有小小的遗憾。
    不过成果已经很让李元瑷满意了。
    石油沥青造船,煤油用来照明,柴可用于军事,一举多得。
    整治信仰,弘扬儒学,开江南考场,种植棉花,推广炒茶
    一步步,一条条制度政策有条不紊的在江南展开!
    第252章 献宝
    贞观二十二年,春闱。
    科举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制度之一。
    随着朝廷对于科举的重视,科举入仕,成为天子门生已经成为了天下学子津津乐道的话题。
    尤其是第一批天子门生,他们得到了李治的重用,成为了年轻一辈的核心成员。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上任状元裴行俭,短短的一年时间,已经提拔为库部主事,年不满三旬,已经是政坛上的新星了。
    就凭李治对于裴行俭表现出来的器重,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一但新皇继位,那他就是巩固新皇的权势的基石,封侯拜相都有可能。
    其余如解彦杰、蓬庆宁等,最小也是地方县官,得到了重用。
    一时间“天子门生跃龙门”一说,在士林广为流传。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只要考科举入殿试,立刻如鲤鱼跃上了龙门,身价倍长。
    习得武艺,卖于帝王家。
    这种诱惑,谁能拒绝的了?
    故而全新的一期科举,引起了广大士林人氏的重视。
    以往他们需要走关系,拜门庭,不断的打磨证明自己的能力,方才有可能得到举荐的机会。
    现在只要考出好成绩,就能直接见天颜,得到器重。
    即便是世家大佬面对这种趋势,亦坐不住了。他们明显的察觉到朝廷对于入仕标准有了明显的提高,科举取士的比重,日新月异。
    世族大家能够存活千年,自有过人之处。
    他们守旧,但绝非迂腐不化。
    时代进步,他们也会跟着改变,开始安排门中优秀后辈尝试科举入仕。
    故而原本就英杰齐聚的长安,汇聚了天下士子。
    太极宫。
    李世民双手捧着杯茶水,轻轻吹开上面的浮叶,小小的茗了口,感受手心里传来的热气,身上的寒意都去了大半。
    冬天已经过去了,关中大地开始回暖。
    但李世民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征伐高句丽时,冻伤了手脚,抗寒能力大减,天气一潮湿,转凉就有种骨子里的寒冷。
    自李元瑷托人送茶叶入京,李世民就爱上这种感觉了。
    尤其是冬季,以他现在的身子酒不能多喝,姜汤喝多了不舒服,这暖茶却没有这些弊端,可以一杯杯的下肚,对于身体并无害处,反而有益于身体。
    用他的话来说,这一个冬天,全靠这茶水顶过来了。
    “父皇!”
    李治大步入内,手里还捧着一坨厚重的,类似衣服的物件。
    李世民眼睛一亮,说道:“十六又送好东西来了?”
    除了他手中的茶,李元瑷送来的还有煤油灯。
    这个时代的油灯,大多是动物油跟植物油,照明亮度并不好。
    煤油灯的亮度以及燃烧方式和数倍于蜡烛以及动植物油灯,瞬间让皇宫的夜晚不在昏暗。
    但因石油开采的问题,煤油并不能推广,所有货源只存于李元瑷之手。
    仅限于李世民、李治以及如长孙无忌、房玄龄这样得帝王、太子赏赐的心腹大臣手上,故而并未引起轰动。
    但李世民用的极为舒适,生活质量提高不少。
    李治颔首道:“十六叔给父皇送来了棉衣,说是保暖奇物,父皇可以试一试。”
    李世民霍然大动,说道:“快快呈上来。”
    江南的改革关乎大唐未来,对于李元瑷在江南的所作所为,李世民并不是很满意,尽管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干得不错,可没有给他耳目一新的感觉。
    李元瑷现在的成绩,换做其他贤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