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32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管自己的决断是对,是错,长孙无忌永远的第一个看着长孙家站在自己背后,支持自己的。
    三十年的情义,寻常人无法理解。
    如果可以,他真的希望李家与长孙家一辈子相互扶持,与大唐长存。
    但残酷的现实让李世民很清楚,希望与现实是有极大差距的。
    而且李世民也知道,长孙无忌对答李治,不可能如对待自己一样。
    李世民这里也不能强行将自己的意图灌输给李治,这对李治太不公平了。
    毕竟外戚专权,有史可鉴。
    若非如此,长孙皇后焉能亲自出面压制长孙无忌?
    李世民看到了未来,却不能去改变这个未来。
    魏征、岑本、马周都先后病逝了,满朝武只有长孙无忌能够镇得住骄兵悍将以及满朝的大臣。
    他不能独自让立足未稳的李治面对这一切。
    别无选择。
    看着面前的李元瑷,这世上唯一能劝住李治的人,除了自己也只有他了。
    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李元瑷身世突如其来的暴露,与自己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自自己这个弟弟崭露头角以来,自己就一直压着他的功绩,为得就是将他留给李治。
    李治需要一个可以信任且他自己也信任的臣子,如果自己不压着,等到了李治即位的时候就不好大用了。
    毕竟李元瑷与寻常人不同,与生俱来就有商王的身份,如果不是因为李渊的特别叮嘱,做官的起点就是都督,统州府军政大权,为唐王朝镇州府之地。
    就李元瑷的功绩,若不压一压,到了李治手上就不好施恩赏赐了。
    总不能一再破格封赏,赏无可赏,最后造反吧?
    这并非李世民不信李元瑷,而是天性如此。
    李世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脑后没长反骨,不是天生就是造反胚子。小时候最大的理想不过就是当一将军,即便起兵造反,也只是单纯的想将自己的父亲捧上皇位,没有跟自己大哥争的心思。
    那个时候的小秦王刚烈勇悍,闻名天下,怼天怼地怼空气,吃不得一点委屈,也容不得一点不是。李渊在军事上不听他的,直接将剑架在自己脖子上,逼着李渊听,哪有一点城府?
    李渊宠信的嫔妃内侍,让他得罪了一个遍。
    但一切在虎牢关之战后变了。
    当时王世充占据中原,收瓦岗、宇化及的力量,而窦建德虎踞河北接连击破李神通、李绩,南讨徐元朗、北破幽州罗艺,与占据关中、河东的李唐呈现鼎足三立相互对峙的局势。
    而李世民三千破十万,一战擒将天下唯一能跟李唐抗衡的诸侯王一锅端了。
    这一下李世民的威望远远将太子李建成踩在了脚下,也就在这时,野心滋生了。
    也就是从这时起,刚烈勇悍的小秦王开始学会了城府,不在意气用事。
    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骄横跋扈,路上遇到杜如晦,看他不顺眼,直接将让人将他按在地上毒打一顿。
    房谋杜断,李世民最信任的谋士!
    要是换做原来那个性本刚烈的小秦王,不直接领兵冲到尹阿鼠的家里,为杜如晦报仇都愧对小秦王这三个字。
    但那一次李世民却忍下来了。
    性子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人是天生反骨,只是到了那个时候,野心会随着权力的提升渐渐滋长。
    即便这个时候的李元瑷表现的再符合人意,再无野心,人畜无害,亦不代表未来有了权势以后,依旧保持本心。
    故而李元瑷只能在李治手上得到重用,然后成长起来,让李元瑷受足李治的恩惠。
    现在情况有了小小的变化,李元瑷身世存疑,是否是皇亲就在自己、未来李治的一念之间,有了这层保障等于遏制住了他的未来。
    即是如此,那就可以大胆的任用了,不用特地留着给李治。
    此刻扶起李元瑷,也能在李治即位后,得到一封强有力的支持,对于稳定大唐未来局势有奇效。
    而且他地位的提升,位于未来劝说李治饶恕长孙无忌亦有一定的分量加持。
    足见为了李治,为了长孙无忌,李世民确实没有少费心力。
    而且对于江南的情况,李世民身为皇帝焉能不知?
    只是打仗不可不能不伤及国本,汉武帝得景三代积蓄,打匈奴一样海内虚空,自己用一个江南换取现在的大唐万胜之局,还是值得的。
    不过弊端终究是弊端,他早有重整江南的心思,只因战事不断,没有机会。
    现今是最好的机会,将这个擅于创新改革,不走寻常路的弟弟丢过去治理江南,没有别的更好选择了。
    一举数得。
    对于李世民的请求,李元瑷心底有些感动的,这历代君王托付后世,多以托孤为主。
    李世民却一直想方设法的为长孙无忌留一条后路,委实不多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