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18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东岸西岸。
    李世民穿得跟粽子一样,坐在火盆旁烤火取暖。
    这位大唐王朝的皇帝陛下日子也不怎么好过,胡子一垃碴,脸上还有一些残留的油污,显然没有这么好好擦拭。
    一开始,李世民还是很注重形象的,每日洗漱,整理鬓发,打理胡须。
    可随着这天日渐寒冷,李世民就受不住了。
    费心思整理好的鬓发胡须,一打开帐幕,还没走十步,鬓角胡须上都是冰渣子,热水洗的脸让刺骨的寒风一吹,就跟刀刮一样疼,甚至都隐隐豁开口子了。
    你越讲究越打扮,越是遭罪。
    反而不管不顾,脸上让油垢糊上一层,还能抗风防寒。
    李世民难受到了邋遢的好处,豁出去啥也不管了。
    其他人与长孙无忌、李道宗、李绩这些人,都差不了多少。
    一个个举世无双的大将,就跟难民一样,穿着各种厚大衣,聚在火盆旁边。
    至于随行而来的马周,因士体弱,直接病倒,卧病在床。
    旁边还有一人,高延寿。
    这个高句丽的北部耨萨直接让唐军给打服打怂了,跪行至李世民面前投降。
    李世民正好差一个当地人做向导,直接提拔高延寿为随军司马,让他成为自己身旁的一个谋臣。
    高延寿也好不到哪里去,将自己缩成一个球,尽量的往炭火靠,麻木的双眼瞧着炭火失神。
    李世民见高延寿更加不济,心底舒坦了些。
    在很早,东北下第一场的时候,他就曾问过高延寿:“你们高句丽人是不是天生不怕冷?”
    身为三军统帅,他必须要知道高句丽与他们在寒冬时节的差别。
    高延寿的回答让李世民大感意外。
    “我们冬日极少狩捕鱼,不论官员还是百姓,大多在家中避寒。都误传我们如何如何耐寒,可我们也是人呐,怕热也怕冷。每年冬天一样会冻死不少人,只是我们习惯了这样的气候,每年都会提前准备过冬而已。至于行军作战,据我所知,高句丽自朱蒙建国起,就没有在冬季动兵的记载。此次陛下进而不退,早已让渊盖苏乱了方寸。”
    李世民这才放心下来。
    高句丽比他们更加耐寒毋庸置疑,但也仅是相对而言。该冷的还是会冷,不至于出现唐军冻的瑟瑟发抖,挥不动刀,而高句丽屁事没有,这种致命的情况。
    李世民喝了一口暖乎乎的雪水道:“高司马是北部耨萨,可知道辽水、小辽水桥毁,还有别的路线运粮?”
    高延寿毫不犹豫的道:“没有了,建造太多的桥,反而不利我们。乙支德当初镇守辽东的时候就再三强调,辽水不可修桥,更不可造石桥,随时可拆卸的木桥才便于辽东安危。”
    李世民面色肃然道:“刚刚得到消息,辽水、小辽水的桥,让人给拆了。”
    高延寿略一思量,惊呼道:“乙支忠武?”
    李世民眉头微皱,道:“乙支忠武又是何人?”
    高延寿表情略显惊慌,说道:“乙支忠武是我高句丽军神乙支德的孙子,乙支忠武算是高句丽最有名望的后起之秀,只是跟辽东城主不和,备受打压。是渊盖苏将他调到平壤城,成为他的臂膀,这一次在营地集合就没见过他的身影。难怪了,他一早就给安排了任务。”
    李世民知道高延寿说的是什么。
    高延寿投降以后,还算敬业,有问必答。
    渊盖苏在鸭绿栅建立营垒,以及高句丽的兵力部署什么的,知无不尽,也说了渊盖苏坚壁清野,拉长粮道的战略目的。
    尽管李世民一早就看出了渊盖苏的打算,但是高延寿详细说明,也可见高延寿确实诚心归附。
    只是任谁也没有料到渊盖苏还藏着这一手,居然在辽东以西的山林里藏了上千人的小股部队。
    平心而论,渊盖苏如果一开始就将辽水、小辽水的桥拆了。
    唐军现在十有八九会回师整军,退不退另说,撤回辽东修整,是必然的。
    粮道不稳,哪有资格深入敌人腹地?
    李世民问道:“如此说来,这个乙支忠武还是个人物?”
    高延寿如实道:“确实有些难耐,再打新罗的时候表现优异,拿下了不少的地盘。不过前不久似乎在新罗的一个叫金庚信的手上吃了亏,受到了责罚。”
    李世民继续问道:“刚刚朕得到了消息,说辽水桥已经给不知名的队伍拆了,商王率领的运粮队给困在了辽水西岸。以你对辽水的了解,应该怎么办?”
    高延寿再次回答的毫不犹豫道:“只能重新修葺木桥。”
    长孙无忌插话追问:“从地图上来看,辽水下游有一个乱石滩可以通行。我军此次征伐,侵入辽东,就是从那里走的。”
    高延寿赶忙摇头道:“不可,万万不可,那里是一个陷阱。是乙支德留下来的陷阱,乱石滩怪石林立,大军极难行走,且施展不开。那边的水流又异常湍急,只要有千八百人守在对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