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15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然而李元瑷两者并未猜中。
    玄奘并非一人来,也非一人一猴一猪一巨怪一白马,是领着数以千计的佛教信徒。
    相比中原道教,佛教于西域、凉州因地利关系,发展的更好。
    玄奘在天竺学佛十数载,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还参加了天竺最负盛名的无遮大会,且大放异彩。
    玄奘在诸多佛教信徒心中已经升华神话,一路闻其名,随他而来的信徒居然有几千人之多。
    第114章 再跑一趟天竺
    奉旨迎接的李元瑷见此情形,眉头微皱。
    这两天他特地了解了道教、佛教于当前的处境。
    道教早在李唐立国之初就给定为国教,提高道士地位,导致发展迅速,而且积极推动道教内部改革,剔除那些为了蒙骗愚弄百姓的天师道巫术迷信色彩,发展道家义理。
    最著名的道士袁天罡、李淳风更是通过道学研究天、历法,将道教推向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而佛教却缺少扛鼎之人,本来道佛之争就落入下风,又没有一个上的了牌面的高僧,于发展一图自是处处受制。
    三清道主、佛陀菩萨这些传说中的神仙有没有私心,凡人不好判断。
    但只要是人,皆有私心。
    这些佛教信徒等一领袖久已,玄奘这一出现,立刻将之推上高阁,引为领袖,意图重现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景象,重新取代道教,成为中原第一信仰。
    李元瑷心底自是偏向本土道教,故而见此景象,本能的有些反感,挥了挥手,让人将那些闻风而来存心造势的和尚阻挡在外。
    玄奘一步一步走向李元瑷,与电视里的高大伟不同,面前的这位圣僧一身洗的苍白的袈裟,苍老的脸庞黝黑遍布皱纹,身子还有些伛偻,手中拄着一根木棍,一眼望去就跟五六十的老叟一般。但李元瑷却知玄奘今年不过四十三而已
    书里明显美化了佛教,美化了唐玄奘,一个偷渡出关的人,昼伏夜行,吃尽苦头,哪能维持自己的形象。
    这才是玄奘真正的模样。
    可玄奘一步一步走的极稳,脚步有力,目光清澈有神,似乎有着一往无前的决然。
    一步一步来到近处,玄奘躬身单手行了法礼道:“贫僧玄奘,见过商王。”
    李元瑷只是颔首示意,他不信佛,自然不会为了一个佛教高僧而自降身份,道:“玄奘法师一路辛苦,孤奉太子命,代表太子前来迎接法师,领法师往洛阳面圣。”
    玄奘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随即道:“陛下所请,贫僧自当遵从。此次西来,贫僧求得真经六百五十七部,待贫僧将经书送往大觉寺,立刻随殿下东去。”
    “怕是等不了了!”李元瑷张口拒绝道:“陛下驻跸洛阳是为了征伐高句丽,近日即将动身前往幽州。若非得知法师东归,此刻陛下已经身在幽州了。法师焉能让陛下久等,延误战事战机?”
    玄奘又念了句“南无阿弥陀佛。”
    李元瑷道:“我于渭水之畔有一队船舰,随我来去运河,快捷稳健。法师直接与我一同往洛阳渡口而去。听闻法师于洛阳净土寺出家,孤将所有经书送往净土寺即可。”
    玄奘固然于佛教德高望重,对上不信佛的李元瑷,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能道:“依商王意。”
    李元瑷直接将玄奘请上了船舶,将一部部经书搬运上船。
    船队直接杨帆出行,出曲江至渭水。
    玄奘一入船舱便如老僧入定,跪坐于席上,双手合十,一动不动。
    不发一语,不看一物。
    李元瑷心底暗暗佩服,自己如今算得上是当红辣子鸡,面前这个和尚竟然视若无睹?
    不知这家伙站在李世民、李治面前,是不是也是这幅德行。
    “法师,前面即过渭水,进入黄河。法师何不来见一见我朝江山之壮阔?”
    李元瑷站在船头,看着左右高耸的山壁,热情相邀。
    玄奘低语一句,起身缓步上前,来到船头,亦不说话,只是尽量的直着身子,让自己躬着的脊背直一些。
    李元瑷随口问及玄奘西行经历。
    玄奘并未道明疾苦,只是一语带过,显然未有深谈之意。
    李元瑷见他话语间有所保留,也不再试探,直接道:“法师此番归来,可谓功德圆满。孤见法师风节贞峻,不愧古人,居于庙宇,大材小用。不若跻身庙堂,为天下百姓谋福效命。”
    玄奘古井不波的道:“贫僧少践缁门,伏膺佛道。自幼修习经,未闻孔教。弃佛而从俗,不易于乘流之舟使其弃水而就陆。贫僧无德无功,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
    对于这种答案,李元瑷毫不意外,随即道:“法师如此决绝,孤亦不多劝。孤对西域之事,大感兴趣。法师此次西行,历经万千磨难,一路见闻,定是精彩纷呈。法师不如将自身经历,一五一十写下,休整成册。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