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青云台 第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咱家做什么,都是为官家办差,要谢,也该谢官家体恤臣下。”曹昆德笑着说完,缓了缓语气,“官家是个孝子,午时得了空儿,去西坤宫陪太后用膳,东门下头有个没长眼的,火绒子做的脑袋,刚得了点音信,赶来回禀,说玄鹰司去了高大人府上拿人,带走两个姑娘。”
    “太后僻居西坤,臣子的事,少有打听的,但也知道眼下在高家住着的,是江家那位小爷未过门的妻。”
    “太后与江家的关系,掌使想必清楚。太后她老人家当下就急了,唯恐是自己的娘家人惹了事,给官家添乱子,所以,不得已,打发咱家来问问掌使,掌使不是出城缉拿劫匪吗,怎么拿了两个姑娘家?”
    兜兜转转一大圈,原来在这等着他呢。
    卫玦道:“还望公公回话,请太后放心,玄鹰司拿错了人,卫某正待向陛下请罪。”
    “拿错了人?怎么会错到姑娘身上?难不成那劫匪是个女贼?”
    “只因崔氏二人上京路上遇到歹人,错手伤之,两个案子线索有点撞,卫某不得已,将她们带去公堂审问。”卫玦说着,拱手俯身,作赔罪姿态,“此前不知崔氏与江家有婚约,若有开罪处,请公公代为赔罪。”
    该问的,问完了,宫里浸淫久了的人,哪能听不懂人话呢?
    关于劫案,卫玦半个字不肯透露,不过是对他这个阉党严防死守罢了。
    曹昆德看卫玦跟个锯嘴葫芦似的,也不恼,反而体恤得很,“哪能怪卫掌使呢,近来四下里不安生,刑牢又出乱子,掌使临危受命,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官家与太后心里头明镜似的。”
    身后传来“吱嘎”一声,章何两位大人吵完架,出殿了。
    曹昆德回身望了一眼,笑说:“官家夜里还传了江家那位小爷见驾,咱家要赶去传召,就不耽搁卫掌使面圣了。”
    说着,稳了稳手中拂尘,拾级走了。
    卫玦步至阶沿,朝下来的两人见礼:“小章大人,小何大人。”
    这两人瞥他一眼,见他穿着玄鹰袍,都不拿正眼看他。
    进殿之前,卫玦回过头,朝广阔的拂衣台望去。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夕阳已下沉大半,暮风似有形,将云色斩成两段,一段沉入暝霭,一段还霞光烁然,像涂了半边脸的戏子。
    台子上有大戏要演,红白脸全叫一个阉党唱了个干净,要是把心肝肠子挖出来,谁知是黑了几分呢。
    卫玦倏忽间想起青唯,紫红斑纹,苍白肤色,这宫里的红白脸全都藏在皮囊下,他三生有幸,倒是见到一个真真儿的。
    曹昆德没有亲自去江家传信,打发了一个小的跑腿。
    禁中大门闭得早,太阳一落山,玄明正华就下钥了。但是外重宫墙还留了角门,公衙里若有挑灯值宿的,可以从角门出入。
    小角门的钥匙在内侍省手上。
    内侍省的差事院在大内,祖皇帝仁德,怜他们夤夜看锁,吩咐在三重宫门的东墙边,给他们留间屋舍。
    这些去了根的人,一辈子困守深宫,少有能见外间天日的。东墙这间屋舍,虽仍在宫内,却像深水里插上的一根芦苇杆,能够让人透气。及至后来,入内省但凡当家的,只要是交了班,卸了差事,都喜欢到这里歇脚。
    曹昆德迈入东舍的院子,墩子立刻提灯来迎,曹昆德看他一眼,问:“她来了?”
    “太阳落山时就到了,已在里头等了一时,小的上了糕饼,她没用,连坐都没坐一下。”
    曹昆德“嗯”一声,慢悠悠地说:“她是这个脾气。”待迈进屋,见到屋里一身黑斗篷的女子,曹昆德一摆手,吩咐跟着的敦子,“你下去吧。”
    “义父。”
    门一掩,青唯上前一步唤道。
    “长大了。”曹昆德仔细端详着青唯。当初捡到她时,还是个半大的姑娘。他温声道:“等久了吧?快坐。”
    青唯颔首,这才从梨木桌下挪出圆椅,规矩地坐下了。
    桌上摆着的糕饼确实没动,茶水倒是吃去大半,想来是赶着来见他,大半日,连水都没吃上一口。
    “今日在京兆府,玄鹰司没为难你吧?”
    “没有。”青唯道,“玄鹰司要救袁文光,回宫请了太医,是义父派人去叮嘱袁文光,让他指认我的么?”
    “玄鹰司被雪藏五年,掣肘太多,行事办案,难免走漏风声,我听说两个案子撞上了,派小的过去告诫一声。这样也好,天上掉下来一个证人,只要你撇清了干系,他们不敢明着为难你。”
    玄鹰司将案子扔回给京兆府,袁文光息事宁人,说自己不轨在先,被刺伤了也是活该,不追究了。
    他这样的恶徒,哪会当真觉得自己错呢?
    青唯早猜到有内情。
    曹昆德继续道:“其实劫狱这事,义父不该让你涉险。这些年,义父手底下也养了些死士,但你承的是‘玉鞭鱼七’的衣钵,死士的本事,跟你是没法儿比的。
    “眼下章何二党斗得厉害,陈年旧案一桩一桩牵扯出来,崔家保不住了,你怎么也得上京,不如将这个重任交给你,左右这个囚犯,跟你不算一点关系没有,也是……当年洗襟台下的无辜之人。”
    桌上摆着个金丝楠木匣子,曹昆德提起洗襟台,就要去开,手指头都碰到锁头了,想起青唯在一旁,顿了顿,又收住了。
    青唯沉默片刻,站起身,拿过铜匙,帮他将匣子打开。
    匣子里有一块糕石,一个金碟,一个细颈阔身、下方镂空的烟筒,还有一支细竹管。
    青唯拿小刀从糕石上剃了些细末,抖入金碟子里,然后将金碟子置于烟筒上。木绒子是现成的,在烛灯里引了火苗,放入烟筒里,烟筒就跟小灶似的烧起来。
    青唯把细竹管递给曹昆德:“义父。”
    曹昆德迟疑许久,“哎”一声,接过来了。
    糕石的细末被火一热,散发出很淡的靡香,香气顺着竹管,一路吸往肺腑。曹昆德闭着眼,感受着靡香所过之处,百骸为之沉沦为之焕然,慢慢飘向云端,又慢慢沉寂下来。
    当年先帝下旨修筑洗襟台,这是多大的功绩。
    可惜高台建成之日,坍塌了。
    先帝震怒,御驾前往灾址,曹昆德随驾,见到的是满目疮痍,人间地狱。
    同行的太医给了他一个方子,说是从古麻沸汤改良而来,还说,“公公,且缓缓。”
    人祸惨烈,只能以药石缓忧。
    后来他在一片乱石堆里捡到青唯,当着她吸过几回,原以为她年纪小,不明白他在做什么,原来,她什么都知道。
    “……适才说到哪儿了?”
    “义父说,被我劫走的囚犯,是当年洗襟台下的无辜之人。”
    “是。”曹昆德道,“也正因为此,朝廷里那些人,不会轻易让他逃了。好在义父在宫里,多少还有些能耐,保他一命,让他远遁江野,应是不难。”
    青唯“嗯”一声。
    她注视着烛火,好半晌,问道:“义父信上不是说,有我师父的消息了吗?”
    她终于说明来意了。
    “是有了,不过……”曹昆德叹了口气,忽地咳起来,咳声沙哑断续,外头守着的墩子叩门:“公公,您没事吧?”
    曹昆德摆摆手,想打发了他,似想起什么,猛饮一口茶,止住了咳嗽,“哎,墩子,你进来。”又吩咐,“快去把东西取来。”
    墩子去而复返,将一个小木匣搁在桌上。
    匣子里摆着一张三百两的银票。
    曹昆德把匣子推给青唯:“拿着吧,你涉险劫狱,险些赔了命,这是你应得的。”
    “义父不必。”青唯见是银票,倏地起身,“义父当年于我有救命之恩,何况那囚犯本就是洗襟台的受难人,帮他,我应该的。”
    曹昆德的来信上只说了两桩事,囚犯,还有师父。
    这笔买卖该如何做,她再明白不过。
    要是收了银票,师父的消息该去哪里换呢?
    “你好歹叫我一声义父,这些年,非是义父不想把你留在身边,你是温阡之女,当年海捕文书上,下令捉拿温阡亲眷的圣命犹存,义父一个深宫之人,若带你回京,不啻将你送入龙潭虎穴。”
    “好在,崔原义念你父亲的恩情,愿意收留你,让你充作他们的小女。这几年,崔原义离世,他的娘子也跟着去了,你又辗转流落至崔弘义家。从你十四岁,义父捡到你,看着你漂泊至今,义父也是心疼的。这银票给你,是义父的一片心意。”
    “多谢义父。”青唯垂着眸,仍旧盯着烛火。
    “可是我只想找到师父。”
    夜色隐去她左眼的斑纹,跳动的火光映入她眼,将她眸子衬得十分清澈。
    “……你师父是有消息了。”少倾,曹昆德悠悠道,“他还活着,就在京中。”
    “当真?”青唯眼神微亮。
    曹昆德颔首:“鱼七到底是岳老将军的徒弟,长渡河一役,朝廷记得,多少都要看岳氏的情面的。只是……他被囚在何处,义父还没有查出来。”
    “义父是不是让你失望了?”曹昆德问,“你跋涉而来,以命犯险,还以为能见到他。”
    “不是。”青唯很淡地笑了一下,“只要有消息就好。”
    外间遥遥传来叩扉声,大概是有官员漏夜出入角门,墩子听到,拿了铜匙赶去了。
    曹昆德问:“那囚犯眼下人在何处?”
    “就在高府。”青唯道。
    见曹昆德诧异,她解释说,“我已经掩护他离开了,但他不知为何,没往远处逃,在武德司严查城门前返回京城,还尾随我去了高府。他有功夫在身,暂且没有被高府的人发现,我把他安顿在府内的一个荒置的院子中。”
    曹昆德沉吟道:“没逃也好,玄鹰司没能寻回囚犯,势必还要再追,他一双赤足,哪里快得过骏马四蹄。”
    “不过高府也非久留之地。大宅子里,人杂,私隐也杂,荒置的院子,腌臜东西多,躲不安宁的。等过几日,城门严查撤了,你寻个机会,送这囚犯出城,义父会派人接应。”
    青唯问:“玄鹰司没寻回逃犯,会撤走严查吗?”
    “官家年轻,却是个沉得住气的性子,玄鹰司已废了大半,他还愿意启用,必然有后招。玄鹰司里,一个卫玦,太讲规矩,一个章禄之,太过急躁,但都很有本事,这样的人,就看日后跟着谁混。等过几日,玄鹰司新任当家的任命下来,必定有新气象。”
    而新气象形成前,往往都是乱象,在乱象里浑水摸鱼,不难。
    曹昆德说到这里,眉端笼上些许疑虑:“倒是那个江辞舟,他赶在这个时候写信给崔家议亲,到底是……”
    话未说完,外间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墩子叩门唤道:“公公,江家那位小爷进宫了。”
    进宫就进宫了,早先官家传了他,他眼下才到,已算来得迟了。
    曹昆德不以为然。
    墩子接着道:“角门边上有截宫墙修葺,工期急,匠人没撤梯子,小的开锁当口,一个没留神,那位小爷顺着梯子,爬上了角楼顶。”
    “他来前就吃醉了,眼下在角楼顶上撒酒疯,侍卫们爬上去一个,他就踹下来一个。”
    曹昆德站起身,悠悠骂一句:“一群没出息的东西。”顺手拾起拂尘,开了门:“哪儿呢?咱家去看看。”
    青唯也罩上斗篷:“义父,我先走了。”
    “去吧。”
    从东舍出宫只有一条道,曹昆德事先有安排,她要离开并不困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