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13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祖的七世孙,严格意义上来说和徽宗的血缘并不密切,应该不会遗传到那一脉相成的不靠谱吧。
    被大臣们忧心成长的赵昚此时在拾音身边,专注地看着她削木头。
    “仙长想要做什么?”他好奇地问。
    “想做一个改良的纺织机。”拾音笑着回答。
    赵昚点了点头,他本身对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也没再细问,只在看着拾音动手的时候忽然说:“仙长,我想迁回东京去。”
    岳家军已将金军击退至黄河以北,开封早已经重新回到了宋廷的掌握之中,只不过东京还是太靠北了,大臣们也怕再来个靖康之变,近日一直在争论是否要迁都回去。
    两派人各持己见,在朝堂上吵得不得开交。
    “那就迁,你是皇帝,你下定决心想做什么,只要明确利弊,难道那些大臣还能死命拦着你不成?”
    拾音头都不抬得说,手上组装的动作停都没停。
    如此漫不经心的态度却仿佛让赵昚吃了一颗定心丸。
    “除了这件事,今日朝堂上有大臣提议封仙长为国师,并为您建宫立庙。”
    “哈?”听到赵昚的话,拾音停下手里的动作,抬起头看向他:“国库的钱很多吗?想要雇我打工,付得起工资吗?建宫立庙就更加不必,有这钱,你们不如多搞点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赵晊不解。
    “我近日和工匠们讨论了如何提高燃炉效率的办法,李工说已经向工部的上司提交了申请,但资金似乎不是很好批下来的样子,如果你们有给我建宫立庙的钱,倒不如把这钱给他们,这才算把钱花在了该花的地方上。”
    拾音说着,开始调试已经组装完毕的纺织机。
    摇动木架旁边的轮子,锭子上一排粗线轴便随着轮子滚动被拉成了可以用以织布的细线。
    已经十三岁,出过几次宫的赵昚是见过民间的妇人纺线的,但那些妇人纺线用的工具不是简陋的线锤,就是单轮的纺线机。
    他没见过可以一次纺这么多线的工具。
    “仙长竟是在做纺线机吗?”
    拾音对跟着赵昚过来、候在门口的随侍说:“叫李工他们进来吧。”
    因为赵昚和拾音说话,所以退出去的工匠们进到房间,看着房间里的纺织机眼神发亮。
    “测试好了,的确可用。等等连带着之前做好的织布机,一起交给你们工部的上司,应该可以换来下一次研发的经费。”
    “多谢仙长。”工匠们闻言十分欣喜,几人抬着纺织机离开了拾音的住处。
    一路上生怕磕了碰了。
    这可是和神仙一起研究出来的好东西啊。
    目送工匠们离开,拾音坐下来喝茶。
    “天上的神仙也需要纺线织布吗?”赵昚问。
    拾音答:“天上的神仙不需要,但是人需要。”
    技能中,巧匠和炼器是分开区别的,炼器成果看似要比巧匠产品要厉害,但事实上如果巧匠抵达满级后,两者在思维以及最后呈现出的效果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本质区别也是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玄幻一个是科学。
    工匠溯源根本便是墨家,造织布机是造,造桥梁水渠是造,造高达也是造。
    当工匠提升到一定程度,那便成了科学家。
    这个世界的发展注定了玄幻渐亡,想要推动世界发展就只能从科技方面下手。
    至于武功,内力可不能当饭吃,当历史的车轮碾过,这群习武之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最终都会被压扁。
    隆兴一年秋,圣宗赵晊迁回东京。
    同年,新型纺织机和织布机面世,大幅度提高纺织效率,降低了布匹成本,各地纺织业迅速发展,无数女性走出家门成为了纺织女工。
    次年,圣宗废除匠籍,传令天下匠人,若有巧思,皆可上报朝廷,视其贡献授予官职。
    水泥、玻璃、香皂等发明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宋廷的国库如同吹气球一般膨胀起来。
    有了越来越繁荣的经济作后盾,宋国本就不弱的军事力量以惊人的速度强大起来。
    隆兴三年春,宋军收复燕云十六州,时隔数百年,之前不断缩小的版图终于再次扩大。
    而这一年,十五岁的赵昚正式开始改革朝廷制度,不再延续以往重文轻武的政策。
    年轻的少年帝王,既没有太上皇的钳制,也没有朝堂上臣子的压制,此时正要大展拳脚。
    “仙长,您说您既不做国师,又不要建宫立庙,那我以及大宋的百姓该如何报答您呢?”
    已经长成少年的赵晊这样问拾音。
    而这一次拾音没有像以往那样拒绝,而是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如果你实在有心报答,那就办立女学,准许女性也参加科举如何?”
    拾音说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赵昚会为难,犹豫甚至拒绝都在她意料之内。
    但意料之外的是,赵昚笑着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