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页
抬头看向眼前的易华安,开口问道:“这两行字是不是最后那两张照片翻译出来的内容?”
易华安一听宁志恒的问话,赶紧点头称是,回答道:“报告组长,确实如此,最后那两张照片里只有两个文件的封面,翻译出来的内容就是这两行字!”
宁志恒点头不语,在那个木匣里有许多绝密文件,可惜自己只是将其中最上面两份文件的封面带了回来,至今想来都是心痛不已。
从这两份绝密文件的名称来看,表述的意思非常清楚,第一份是杭州湾近期的水文情况,其实杭州湾的水文情况算不上绝密,在杭城的有关部门历年来都有记录。
不过如今中国政府部门做事都是效率不高,尤其是在搞调查这一方面历来都是应付了事,当然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投入的人力不足,资源资金不到位等等。
总之远不如日本人搞调查来的仔细认真,数据肯定是更加准确,可是尽管这样,就算是数据再准确的杭州湾水文报告,它的等级也不至于放到河本仓士保险箱里,那么原因只有一个,日本人对杭州湾的水文情况特别的关注。
宁志恒记得抗战历史上,就在今年的年底,日本军队为了解决日益胶着的上海战局,大举从杭州湾登陆,包抄上海的中国军队,从而对当时战局形成了战略优势,迫使中国军队从上海后退。
看来日本军方是早有准备,最起码是在之前就做好了各种预备方案,调查杭州湾的水文情况,就是其中的预备手段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份杭州湾的水文调查报告,的确是非常重要的,看来自己必须借用这一份情报向中国军方提出预警,希望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不过宁志恒心里清楚,即便他向上级军方提出了警告,军方也不会因为这么一张仅仅只有几个字封面的情报,去改变几十万军队的防御部署,历史也不会改变其前进的方向,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心安,徒劳而已!
还有一份绝密情报,是对江浙地区中国军队的分析调查,这倒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可惜自己并没有把具体内容带出来,所以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不过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收获是非常巨大的,最起码在谍报战线上,宁志恒所代表的中国特工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宁志恒看了看易华安,淡淡的说道:“易少尉,这份情报的重要性不用我再说明了吧!军情处的保密条例你也很清楚,为了保密起见,从现在起,你不能和外界有任何的接触,直至我们完成对杭州地区日本谍报组织的清剿,你明白了吗?”
易华安马上立正回答道:“军情处的规矩卑职明白,一切听从组长的安排。”
其实从翻译完情报的那一刻起,易华安就已经有了心里准备,这么重要的情报,必须要启用最高等级的保密措施,自己作为最直接的知情人,肯定会受到最严密的监控,况且作为军人,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上级的命令,他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宁志恒对易华安的干脆的回答表示非常满意,这个易华安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很清楚自己所处的处境,所以没有丝毫的犹豫。
想到这里,宁志恒突然觉得这个易华安倒是一个不错的人才,自己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想找一个教授自己日文的老师,这个易华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吗!
正好自己也可以随时监视他,把他控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他越想越有道理,于是伸手示意易华安坐下来,语气开始变得和蔼,开口问道:“易少尉,你对日文的掌握程度有多高,我是指在口语和书面上,和真正的日本人有什么差别?”
易华安听到宁志恒的问话,以为宁志恒对他的翻译工作有所怀疑,赶紧开口解释说道:“请组长放心,我是民国十五年,国民政府专门组织学习日语的培训班学员,从十四岁开始就学习日文,教授我们的是一位真正的日本学者,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优秀,毕业后就直接加入军方担任翻译工作,从没有出现任何失误。”
宁志恒听到这里这才真正放心了下来,原来这个易华安是国民政府多年以前就着手培训的翻译人才,绝对是非常可靠的人选,毕业后又直接加入军方,在履历上绝对没有一点瑕疵。
宁志恒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易少尉,你误会了,我绝不是怀疑你的业务能力,而是因为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迫切想要的学习日文。
你也知道,我们军事情报调查处最主要的对手就是日本间谍组织,可是我们对于他们的了解太少了,尤其是在语言上我们吃亏很大,很多日本间谍能够熟练地使用中文,潜入我方进行间谍活动,他们能够在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随意相互转换身份,这对我们抓捕他们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而相反,我们的特工对日本人缺乏相应的了解,在语言方面更是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情报工作一直不能够深入敌方势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一直想要学习日语,弥补上这一短板,只是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所以想请易少尉做我的日文老师,不知道你的意见如何?”
易华安听到宁志恒的一番话,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位宁组长是要向自己学习日文,心头顿时一喜,他这几年来进入杭城军事情报站,一直待在办公室里苦熬岁月,毕竟一个文职人员,很难有出头的机会,如今还是一个少尉军衔,前途一片渺茫,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