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
,不用扣扣缩缩的,一路上的花销我出,你俩赶紧把东西删减删减,俩小的东西不能缺就成了。”
俩人都有些肉疼,尽管不用他们出钱,可是看着钱跟流水似的花出去心里也不好受,张大菊问道,“娘,那这些大褥子大棉被啥的还带不?”
“带!咋不带?”王芳走出来翻了翻,又出了一身汗,说道,“这些东西可都是咱自家做的,自家地里的棉花弹的,选的可都是顶顶好的那些,到外面买的谁知道好不好?再加上咱自家给孩子弄的那不是往好的去?除非咱家弄不出来的,外头买些好一点的就算了,这弄的好的,你敢说外头卖的有咱自己家里做的实惠又暖和?”
可真暖和。
小妹拿着大扇子使劲的扇,这天气,光是听他们在那讨论棉被啥的都觉得热的不行。
不过想想京都的气候跟他们这不一样,外头卖的真不一定有自家实惠。
光是她知道的,这每年冬天她奶都给她先弄一床五斤重的,弹得松松软软的棉被盖在身上,然后上头再搭一床有14斤重的老沉老沉的棉花被。
蓬松又保暖,刚开始的时候她差点被没被压断了气,翻身都很艰难,可习惯之后,全宿舍谁都没她暖和。
翻啥身啊,这么厚实的围着还要翻身,那不热气全跑了?
东西收拾好之后,一家九口人跟搬家似的,每人手里都大包小包的提着东西。
就连今年14岁的木根,后背都背着的一个小包,都是这一路上要吃的干粮啥的。
小妹力气大,身上背的是水壶之类的,火车上打水麻烦,自己能带点就带点。
草根更凄惨,他没往后背,倒是把包挂在胸前,里头是一些饼子茶叶蛋啥的。尤其是茶叶蛋,这人挨着人的车站还生怕被挤了,到时候吃了一嘴壳一嘴蛋的可受不了。
其他的全是两个大一新生以后要用到的东西,脸盆棉被大木箱,啥都不缺。
光是装衣裳的大木箱一人就准备了三个,里面塞得满满的都是衣裳以及一些小零碎。甚至为了方便,做惯了木工活的赵铁锹还给每个箱子底下都装了小轮子,可以随时拆卸。
走的时候可以推着,放宿舍的时候可以把轮子拆下,不占地方还能当小桌子用。
好不容易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了京都,全家人都跟逃难的难民似的从车站挤出来,全身差点散了架。
饶是小妹这种体力充沛的,也是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火车站的叠罗汉。
一行人也没多做停留,包里的干粮已经吃完,在台阶上坐着歇了会儿后,草根拿着他奶给的钱去了不远处的小摊子上,给一人买了一根玉米,然后甜烧饼咸烧饼各来了一摞,总算是给一家子换了个口味。
这一路上,白面馒头茶叶蛋啥的老早就吃腻了。
“爹娘,你们在这等着,我去那边瞧瞧,叫辆车把咱送到京都大学去。”见到同行,赵拴田的底气又冒出来了。
毕竟大家都同是蹬三轮的,那种相和的气场让他暂时没了见到外人的怯懦。
这同是同行好说话,来回扯皮了一番,商量好了一个相对能接受的价钱,一家子把大包小包的放了上去,统共包了四辆车,人跟包不分离,就这么一辆接着一辆的往京都大学去。
也好在京都大学门口不远处就有接待新生的人员,看到来人过来,立马就有学生热情的上来帮她们拎包裹,然后安排去报道。
俩人同是一个年级,只是在相邻的两个隔壁班,倒也省事。
报完名后,先是把草根送到了男生宿舍,留下老大两口子以及赵铁锹在那帮草根安顿,王芳则带着老二两口子并小妹去了女生宿舍。
“草根,你那儿弄好了后就来女生宿舍底下等咱们,奶带你们吃一次京都的美食!对了,小妹在12号楼306,记得了不?”
“记得记得,奶你们去,我这儿弄好后就赶过去。”草根点点头。
小妹在12号楼,草根在6号楼,离得并不是很远。
一栋楼有两号,草根的6号楼跟7号楼在一栋,距离12号和13号中间还隔了两栋楼,恰好12号楼就在学校后门那儿,这出去后不管是买啥都方便的很。
而且后门出去后往左走个200多米,从一个小铁门钻出去,再走个一里多远的路,就是著名的美食街。
到了12号楼,众人抬头看了看。
“三楼啊。”王芳运了运气,紧接着手一挥,说道:“咱们自个儿把东西拿上去,别麻烦人家京都大学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小娃儿,咱东西重的很!”
尽管这些接待新生的个个热情得很,可架不住王芳不乐意麻烦人家,尤其是同行跟着过来帮拎东西的小男生,她一眼就瞧出来对方对自个儿孙女的不怀好意。
然后四个人人手两个大包,身前身后搭着,就这么步伐沉稳地上了三楼,看的被遗弃在原地的小男生们瑟瑟发抖。
这么些东西,他们一人拎一个都够呛,没想到这新来的小学妹倒是臂力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