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攻坚
阿桂重新站直了身体,他突然觉得浑身上下轻松了起来,他健步回到围墙旁,俯下身体通过墙上的射孔向外望去,此时最前面的一排持着长牌的女真兵距离围墙的距离已经只有一百五十米了,女真兵们放慢了脚步,显然他们打算引诱守兵过早的放箭和发射火器,这不但可以消耗守兵有限的箭矢和火药,更要紧的是可以给予守兵的神经一种无形的压力。须知战场上相对于进攻一方,防守一方的心理往往是出于一种劣势地位,当守方屡次射击却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防守者就会陷入越来越慌越慌越打不中的窘境,最后当进攻一方进入白刃战时甚至会一触即溃。但这支小部队是明军中的精锐,老兵的比例很高,最要紧的是冯敬时和几个军官对手下控制的很好,在他们的指挥下,明军士兵一支保持着引而不发的状态,反倒给山坡上的后金军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伊尔登冷哼了一声,他已经意识到围墙后面的敌人并不好对付,心中有点后悔贸然发起攻击了,但既然打开了瓶子,里面的酒就要喝完。他做了个手势,身旁的戈什哈吹动号角,得到命令的第一排持长牌的士兵快步上前了数十米,到了距离围墙大约九十米左右的距离停了下来,他们半蹲下身体举起长牌,第二列的弓箭手也快步上前,弯弓搭箭向墙头射去。
“低头”阿桂猛地一把将旁边士兵的头按了下去,另一只手抓起盾牌举过头顶,他背部紧贴住凹凸不平的矮墙,将身体尽可能小的蜷缩起来。阿桂可以听到空气里传来羽箭划破空气的嗖嗖声,就好像在下着一场无情的雨,拿着盾牌的手不时能感觉到箭矢射中盾牌的带来的冲击力。他转过头,看到一双惊惶的眼睛,阿桂竭力咧开嘴笑一笑。这时突然传来一声惨叫,看来是某个倒霉的明军士兵中箭了。笑容顿时凝固在阿桂的脸上。
后金的弓箭手们已经射出了七八支箭,围墙上已经密密麻麻的插满了箭矢,好像长满了芦苇,但围墙后面的明军们依旧保持着沉默,若不是里面不时传出声,这简直就是一座死城了。指挥弓箭手的一个牛录额真不得不下令停止射击箭囊里已经没有多少羽箭了,除非重新下山补给,否则还是留下几支应急为上。
看到弓箭手们停止了射击。早已等的不耐烦的女真选锋们开始冲了上去,他们越过长牌手,冲到围墙外的鹿角前,开始用斧头清理起那些尖锐的树桩来,这时围墙后的明军开始用弓箭弩机以及三眼铳射击那些选锋来,而女真的弓箭手们也竭力掩护自己的同伴,温热的鲜血立即从伤口中流了出来,渗入这片干燥而又寒冷的土地里。
像绝大部分经验丰富的战士一样,阿桂在没有开打前就做好了准备,他选择的地点是距离大门大约有四十米。由于地形的缘故,那儿的围墙相对于其他地方要高出几米,而且形成了一个凸角。阿桂事先在围墙上挖了七八个内窄外宽的射孔。在外面挖来几丛灌木遮掩了一下,又在墙角放了四袋羽箭,两张弓。后金的选锋一开始清理鹿角,他半蹲下身子透过射孔向外窥探,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女真人在大声的叫喊着,阳光照在他们的武器和牙齿上,反射出寒冷的光。阿桂从箭袋中取出一只羽箭,笔直的黑色箭杆,白色的鹅羽。阿桂突然想起第一次出外打猎的时候父亲说的话:“野猪有獠牙黑熊有爪子。但都不如鹅羽致命。”父亲早已去世了,而自己此时也距离死亡不远。他无声的笑了笑,将鹅羽拉至耳边瞄准放。;然后再次取箭拉弓放,第一箭射中了敌人的肩膀,厚实的盔甲让箭矢无法深入**,那个后金士兵转过头来,正好被第二箭贯喉而入,这个倒霉鬼惨叫着倒地,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
阿桂刚射了四五箭,便听到耳边传来一声响,旋即眼前便被一阵烟雾笼罩住了,什么都看不清楚,回头一看却是方才那个明军士兵正拿着三眼铳对着外边乱放。阿桂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一把揪住那士兵的衣领将其掼倒在地,骂道:“你那这玩意胡闹什么,隔着那么远这玩意也就听个响,反倒熏得人眼睛疼,啥都看不见“
那个明军士兵被阿桂吓住了,口中呐呐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其实也怪不得阿桂生气,当时明军的火器虽然种类繁多,但由于技术条件和生产质量的限制,绝大部分火器走的都是冷热结合以热助冷的路子。简单的来说就是不追求火器的射程准确和威力,而追求简单易用冷热两用与冷兵器结合三眼铳就是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单从火器的角度上看,即使是在十七世纪中叶的技术水准作为参照,三眼铳也是一种极其糟糕的武器。首先三眼铳没有准星,没有枪托,只能够握着长木柄用火绳点燃药室或者撞击发射,使用者只能凭借感觉瞄准,距离稍远就无法击中;其次三眼铳的铳管很短,药室太小,能够充填的药量少,气体对铅弹作用的距离也短,这无疑降低了发射出去铅弹的威力。相比起以著名的““火绳枪为鼻祖的各种长身管火绳枪来说,三眼铳无疑是用颇为落后的火器。但大明不是那种没有见过世面的蛮子,在明军中也有大量装备鸟铳这种长身管火绳枪,为何三眼铳这种看上去一无是处的火器没有被淘汰呢?
原因非常简单,在古今中外的所有军队中,任何武器都是作战系统里的一份子,没有某一种武器包打天下的道理。西班牙的““火绳枪是西班牙方阵的一个组成部分,火枪手在长达四米以上的长矛步兵或者壕沟胸墙的保护下,使用这种颇为笨重的武器。早期的火绳枪从装药到发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发射时药室溅出的火花和烟雾会让射手本能的偏过头去或者闭上眼睛,因此当时欧洲的火绳枪射手在军队中算是“技术人员”,他们的薪水是要高于方阵中的长矛手的;而三眼铳虽然有各种缺点。但他也有一些优点,操纵简单,士兵不需要将眼睛凑近药室去瞄准;发射完毕后就可以用作铁锤肉搏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可以装备大批军队,最要紧的是。明军长时间对付的敌人是蒙古的游牧骑兵,无需担心对方装备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器来对付自己,三眼铳这种半冷半热的武器已经足够了,既然如此,何必又要花费更多的资源来制造更昂贵的火器和训练士兵呢?
阿桂看到那个明军士兵被自己的吼声吓住了,也有点不好意思,随手将一根长矛丢给对方:“你就用这玩意。帮我看着周边,有鞑子过来就把他捅下去”
伊尔登站在红松下,一边喝着马奶,明军抵抗的激烈程度让他略微有点惊讶,围墙缺口处的鹿角才清理了三分之二,就已经有超过二十个选锋倒在地上了,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应该都还能保住性命两重甲可以抵挡住许多本来可以致命的伤害,但至少也有三分之一的人会留下终身的残疾,不过损失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只要将鹿角清理完毕。就可以一拥而入,对于女真战士在肉搏战中的优势,伊尔登还是很有把握的。
围墙后。冯敬时正小心的观察着战况,他的谨慎并非多余,女真人并非鸭子和野兔,他们也在不断用箭矢石弹以及一种专供投掷用的短矛向明军还击,鲜血和死亡并非女真人的专利。此时女真人距离围墙缺口最近的距离只有不到二十米了,将双方分隔开来的只有薄薄的一层鹿角和一条壕沟,女真的选锋们已经排成了一条密集的纵队,准备待到同伴一清理完鹿角从一拥而入。
“上吧”冯敬时低声道,在他的身后是一门虎蹲炮。这是这一小队明军中最为“重型”的火器了。许多没有见过实物的读者们因为“虎蹲炮”中的那个“炮“字将其当做一门火炮,实际上这玩意与其说是炮。还不如说是一门近距离射击的大口径霰弹枪。长度不过两米,总重不过四五十公斤。发射时用铁爪铁绊抓住地面,使用大量小铅弹,没有瞄准用的准星,也无法调节上下射角,显然这种武器的唯一目的是大量杀伤近距离的密集敌人,可以说是后世的劈山炮的鼻祖,对于眼前的状态倒是颇为适用。
这时后金士兵已经清理完最后一排鹿角,几个拿着长牌的士兵冲了上来,将长牌丢在壕沟上,形成了一条简易的桥,后面等待已久的选锋们大声呐喊着冲了上来,在他们沉重脚步的践踏下,仿佛大地都要颤抖起来。这时石墙上突然被捅出一个脸盆大小的洞来,里面伸出虎蹲炮黑洞洞的铳口。
轰
随着一声巨响,雨点般的铅弹从铳口喷射而出,最前面的十几个后金选锋就好像被雷劈了一下,身体被近距离发射铅弹携带的巨大冲击力打的飞了出去。他们身上的两重甲在这些桂圆大小的铅弹面前如同纸片一般脆弱。最前面那排人其实还是幸运的,因为在他们往往在中弹后很快死去了,不像后面的中弹者那样要承受长时间的痛苦,以明末的医疗水平,这种被铅弹打中的人十有**的下场是伤口发炎血液中毒肢体坏死的折磨下痛苦的死去,反正都是死,还不如少吃些苦头的好。
遭到虎蹲炮近距离轰击的女真选锋们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和明军见过不止一次阵仗,很清楚火器的威力越大,那么两次发射之间的间隔就越长,如果不能在下一次发射前将其夺下来,那方才付出的牺牲就白费了。这些彪悍的武士冲过壕沟,全然不顾脚下的长盾在他们的重压下发出危险的咯吱声,冲向围墙。
阿桂将手伸向箭袋,但摸了个空,他回过头,发现四个箭袋都已经射完了,那个明军士兵看了他一眼,站起身来:“你等会,我去后面再拿些来”
“算了,来不及了”阿桂甩了下自己的右手,这只拉弓的手已经僵硬的几乎没有什么知觉了,拇指正在流血。不远处的围墙缺口处已经杀成了一团,女真人用盾牌遮住自己的脸和胸口,挥舞着战斧和砍刀,企图砍断明军的长矛,当然如果砍断握着长矛的胳膊和指头就更好了。而明军则站在拒马后面,用长矛不断向前捅刺,竭力将女真人挡在外面。其实双方能够直接参加战斗的人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站在后面,推挤同伴的背脊,并向敌人头上投掷石块投枪。
阿桂看了看周边的情况,按照他的建议,冯敬时在缺口后面建造了一个高台,不过上面的那个明军射手已经被射的像个刺猬。他看了看四周看,发现墙角有两个陶罐,打开一闻,里面冒出油脂的味道。
伊尔登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虽然守城的明军指挥官是个能干的家伙,他很狡猾的将火器隐藏到了可以给敌人造成最大伤害的时候,但现在大局已定,两军已经短兵相接,在这个距离已经是属于长矛和战斧的,换句话说,属于勇气和武艺的,在这一点上伊尔登对自己的手下是有着绝对信心的。虽然将士们死伤不少,但只要打赢了就万事大吉,这一点在古今中外的军队里都是一样的胜利者不应该受到指责。
正当伊尔登得意的捋着自己的胡须,等待着捷报的到来时,他突然看到一个黑影爬上了营门后的高台,作为一个曾经的猎人,伊尔登有一双好眼睛,在这个距离他甚至可以辨认出这个人影就是那个向自己挑衅的明军骑士,一种不详的预感出现在他的心头。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