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段阅读_第 108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八个字,大发感慨。

    他在文中表示孔子这样的先贤都能发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感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儒,却无视一切逆耳反对之言,不屑与年少者辩论,莫非比孔圣人更加高明?

    身为大儒,理应内省,克己复礼。

    遇到晚辈错误的见解,应该耐心教导。若晚辈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见。更该耐心的与他探讨,纠正他的错误,而不是倚老卖老,以辈分压人。

    何况学海无涯,圣人尚有出错时,留下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之语,谁能保证,自己无错?

    对与错的真理,从探讨辩论中来,而不是辈分的高低。

    孔子尚且能不耻下问,为何如今却要按资排辈?

    裴旻仿佛化身为“批评家”,以古文的字句,痛斥士林中的一些弊病。

    文中还表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了疑惑,不用心去学习,疑惑一辈子解不开。

    年长的,懂得道理多,理应为师;年少的,若有超凡学识,也因以其为师。

    这学习本能知识,哪管对方年岁大小?

    裴旻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韩愈的《师说》。

    发现自己写的,有部分跟《师说》很贴近。

    他虽无心抄取,但是道理却极其的相近。

    就如《孙子兵法》里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吴子兵法》、《卫公兵法》里皆有类似的话,不能说吴起、李靖抄袭,而是就是这个道理。

    裴旻索xing也不管了,也引用起了韩愈《师说》里的名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yu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最后,他以“学无前后,达者为师”这八个字,结束了这篇文章。

    看了一眼,裴旻登时有些惭愧,他这篇文章大多是自己的见解,但其中夹杂着韩愈《师说》里的一些经典语句,登时发现所有《师说》里的经典语句都是神来之笔。

    他自己写的,固然有些水准,但是更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比起来,还是有一些不小的差距。

    他将自己这篇文章递给了在一旁的娇陈。

    娇陈看的眼睛直冒金星,崇拜的看着自己的爱郎,惊喜的赞道:“此文一出去,只怕那些高高在上的老儒士,可要骂死郎君了。”

    裴旻不以为意的道:“真正的大儒应有容人之量,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为夫亦不屑与他们为伍。这篇文章,一是给太白正名,要世人知道太白的行为并非不敬,而是求知心切,是李邕自持身份,缺少圣贤的克己内省之心。另一方面也是给那些真正有求知之心,能够虚怀若谷的真文人看的。”

    裴旻也不急着将这篇文章发出去,而是将张九龄、颜杲卿、王之涣、王昌龄、王维一并请来。

    袁履谦在外工作,并不在凉州,故而未在邀请之列。

    张九龄、颜杲卿、王之涣、王昌龄、王维这一个个文坛佼佼者,莫名其妙的聚在了一起。

    一个个都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紧张兮兮的。

    裴旻见众人到齐,笑着摆着手道:“都别紧张,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我今日闲来无事,写了一篇文章,你们看看。”

    他已经将自己的文章写了好几份,自己也趁机做了修饰,分别传给众人。

    听裴旻说他的的文章,张九龄、颜杲卿、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人都不敢轻视。

    人的名,树的影,裴旻虽无文章传世,但是他的诗词早已名动天下。

    文采人所共知,他们选择来投裴旻,或多或少是因为裴旻在士林中的地位。

    相比其他连大字都不会写的边帅,身兼文武的裴旻,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他们慎重的接过手中的文章,认真阅览。

    这一看之下,登时离不开眼!

    “这……”

    张九龄更是低呼出声,他刚刚之前还让裴旻问及此事,却不想这一调头,竟写了怎么一片文章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