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224 章
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真正不愧是“三大行书”之一。
这幅藏品珍贵的第二个地方,就是一共十一处的题跋。
分别是黄庭坚的大行书题跋,董其昌的小行书题跋,南宋张季长的楷书题跋。
如此精品自然少不了十全老人乾隆大帝的手迹,他不仅在后面题跋“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
为了彰显存在感,乾隆皇帝甚至还在卷首提上“雪堂余韵”。
此外,还有收藏家颜韵伯所作的跋记,记录自己如何得到该藏品。
在这些题跋之后,还有东瀛人的题跋,譬如“内藤虎次郎”所作的这幅作品如何从内陆流落到东瀛的跋记。
最后一篇跋记则是王世杰老先生的手迹,略述其流失东瀛以及从东瀛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
这些题跋中,黄庭坚的大行书题跋,最为精彩——评论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为这件镇馆级藏品再添三分华彩。
这幅藏品的第三大珍贵之处,则是钤印!
整幅作品及题跋上,一共有四十一枚各式各样的钤印,清晰的记录了从北宋至今的千年历史中,这幅作品辗转流离的命运。
这些钤印,本身就是研究中国前年印史的最佳见证!
嘿嘿,尽管收购这幅画作,可能与蒋老爷子及台北故宫产生龌龊,可宝贝在前,卢灿此时顾不上这些了!
第493章 郭郑之恋
卢灿很快将这幅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卷起,重新装入画筒。
这种历时千年的画作,每半年需要保养一次,尤其是这种纸本卷轴,经常见光容易风化,这也是博物馆老画为什么不能经常xing展出的原因。
虎园那边,最近正在研究用氦气画框保养高古画作的工作。氦气很稳定,能有效阻止藏品的老化,可氦气画框的成本非常高——其气密xing的要求,甚至达到“航天器”的气密程度。这项工作又让福伯从卢灿这里支走了足足四千万港币。
要知道,现在的全球四大博物馆中,也只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部分采用这一技术,用于保存珍贵油画。至于台北故宫,呵呵,他们引进这一技术,要到两千年之后。
虽然这幅字轴台北故宫那边保养的不错,可距离最后一次保养也有一年时间,更为严重的是,这幅字轴曾经两次经历火灾,致使纸质变得很脆。
第一次火灾是1869年,冯展云收藏时,冯家大火,藏书楼众多藏品付之一炬,这幅字轴虽然被抢救出来,可下端依旧残留有火灼痕迹。
第二次则是1923年东京大地震,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这位东瀛藏家为这幅惊世之作的传承,做出很大贡献,这一点后人不能质疑。
经历两次火劫依旧能存留下来,卢灿自然不会让它毁在自己手中。
在画筒的外部,重新用保鲜膜封好,卢灿探头叫阿木上来——这幅藏品立即送回虎园。
嘿嘿,不知道李林灿和张博驹老爷子见到这幅藏品,该是什么神色?
估计惊喜莫名吧!卢灿咧咧嘴心底笑道。
李林灿对这幅字很熟悉,张老爷子在联展时可是对这幅字轴爱不释手呢!
柯嘉逊和邱千健没打搅他,见他把这幅画jiāo给手下准备送回香江,邱千健这才努努嘴,“咦?阿灿,另外一幅你不打算看看了?”
“啊?糊涂了!这就看看!”一拍额头,卢灿笑得有些尴尬,刚才太过惊喜,忘了邱千健说的是两幅字画。
同样也是一只画筒,卢灿带着手套拧开一头。
这是一幅诗画作品,纸本,画面内容为写意跃马图,一匹矫捷的骏马从天而降,用笔粗重、墨色淋漓,用在这匹马上,却力量感十足,昂首踏步,鬃毛飞扬,让观者直接感知这匹马的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