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段阅读_第 13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得上大三艺术系前三的角色,但有些口吃。

    “那你认为这幅作品的作者是谁?”和他争执的人开口了,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正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汪明旭。

    呵呵,一位是历史系的明星,一位是艺术系的骄子,两人怎么对上了?

    “走,我们去看看。”许胖子拉着许家耀,对卢灿招呼一声,就围过去看热闹。

    三人抵达外围,此时人已经多起来了。

    罗大伟虽然口吃,但仍旧在竭力的论证自己的观点。

    “米…米雷的画风严…严谨,细腻,善于着…着色和细节描写,色…色彩丰富,照片感很强。”罗大伟又指了指这幅画,继续说道,“这…这幅画虽…虽然同样着……着色细腻,人物表情生动,但……它依旧是幅英…英国学院派画风,并…并没有照片感。所以,一…一定不是米雷的作品。”

    已经有人在打听原委,卢灿稍一听就明白了。

    这是一幅没有署名的油画,画作的拥有同学,请汪明旭帮自己鉴定。汪明旭认为,这幅画的作者应该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画家,拉斐尔前派大师米雷。

    刚好罗大伟经过这里,一口否定汪明旭的鉴定。

    这不,俩人争执起来。

    卢灿原本站在外围,可两位中大骄子的争斗,吸引太多人的围观,慢慢的,他被挤进桌子旁。

    桌上摆放着一张36cmx48cm的直立画作。

    画面主体为一大一小的两位衣衫褴褛的女子,两人牵手,站在汹涌的水面上,衣襟被风吹动,微微飘扬。一道晕散开来的金黄色的光线,从画幅的边角,斜shè下来,照在两人的身上。两人都仰着头,那位成年女人眼睛微闭,神色极其安详和享受,那位女孩,则睁大眼睛,湛蓝色的瞳仁充满好奇与希望,似乎想要追寻这书光芒的来源。

    作者用汹涌的河流,来暗喻明世事艰辛,两位人物的衣衫破旧,表明生活窘迫,用金色光线来代表希望。他希望在险恶的世事中,要给与人们以希望。

    这并非一幅宗教画,而是一幅幻想画,而且是一幅早期的幻想画。

    早期幻想画,更多的是承载画家本人的梦想希望,而不是后世的幻想画,大多数都以超现实主义为题材。

    这幅画就是如此。

    无论是汪明旭还是罗大伟,都认为这是一幅大师之作,两人在这一点上有着惊人的认知。

    确实,人物肖像画一直被认为是油画中最难以把握的类别。这幅人物肖像,大人神色安详,表现起来不算太难,但画中孩子的眼神绝对是大师级手笔,充满童真与渴望,还有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与美好向往。

    这幅画确实有着英国学院派画风,这可能是汪明旭鉴定为米雷的依据之一。

    米雷最早师从学院派,画技日臻成熟之后,才自立为拉斐尔前派的开山祖师之一,因此,他的画作中,确实有着学院派的痕迹。

    同时,米雷的人物画中,有一幅幻想画非常出名,那就是《离开不列颠》。那幅画中的女子抱着死去的爱人,眼神中的空洞与绝望,与这幅画中的女孩眼神,表现形式上有着神似。

    这是汪明旭认可米雷的第二个依据。

    即便有这两点,卢灿依旧认为罗大伟的判断是准确的,这不是米雷的作品。

    罗大伟的观点,其实被在场大多数所接受,但他同样有个问题,那就是他也不知道这幅画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

    一时间,围绕着这幅画,大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卢灿的位置比较好,能正面浏览整幅画。

    金黄色的光芒,照在那位成年女人身披的红色破斗篷上,高光下,变幻莫测的褶皱,被作者细心的一点点描绘出来。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

    卢灿敲敲脑袋,自己一定看过类似的表现形式,而且是最近看到的。

    目光再度落在女人身旁的孩子身上,那眼神,也似曾相识。

    不对,这幅画除了拥有英国学院派的画风之外,还融入相当程度的洛可可风格,英国洛可可肖像画风格。

    提到洛可可,很自然想到法国艺术,其实,英国洛可可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