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部分阅读
出去了。
青霞和淑女立即傻眼了。
淑女悄悄到门口,见刘耀德走远,回身强忍住笑,问“小姐,你都听到了”
“何止我听到了,全院的人都听到了”青霞难得看见淑女的窘迫,故意夸大其词。
“哦,”淑女低下头,脸上闪过一丝难见的不好意思,但随即便高昂起头,“这有什么呀除了刘铁哥和七丫小姐,我说的话就是让刘家全院的人听的,不过,既然被不该听到的人听到了,也无所谓呀,出卖我淑女等于出卖她自己。”
淑女又恢复了以往的自信、沉着和无知,用挑战的眼神看着青霞。她恨不得现在就到厨房露一手她的厨艺,省得青霞小瞧她。
第31章:淑女献厨艺,杨氏更愤怒
因为急着展露自己的厨艺,淑女兴奋的失眠了两夜,到了三天头上,她早早便起床了,为的是在刘家面前露一手她的厨艺。因为她从小跟着杂技班,十多岁就学会了烧饭熬粥。
当淑女呼吸着寒冷的空气,踏着冰冻的青砖路,迈着自信的步伐,激动地走进了厨房,却一下子傻眼了。只见宽大的厨房里,站着几名准备给她帮厨的佣人,洁净宽大的案板上,早已放满了盛放原料的碗碗罐罐,而那些五花八门的原料,她连见过都见过,更别说作什么用途了。
“老夫人吩咐,这几天一直都是大鱼大肉,油荤太重,想换清淡一点的,今早上喝八宝粥,吃豆沙包,另备几样荤素小菜,外加一小盘族传淹制的腊肉。”一名老女佣见淑女站着呆,急忙上前教导她。
淑女如凝固了似的站着,老女佣的话,就像从很遥远的另一个世界传过来的。
与此同时,青霞在罗帐里,挣脱丈夫的怀抱,正在穿衣起床,口中还抑扬顿挫地背诵着:“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婆食性,先谴丈夫尝。”
青霞背诵到“先谴丈夫尝”这一句时,还调皮的用玉指轻轻而温柔地弹了一下丈夫那苍白的嘴唇。
刘耀德喜滋滋地侧卧在温被香枕里,像个幸福的孩子似的,看着青霞穿衣起床、背诵诗句。当青霞背诵到“先谴丈夫尝”这句诗句点他嘴唇时,喜的他笑逐颜开,浑身乱颤,鸡啄食似的直点头。他虽不懂诗句,却知道青霞背离的大概意思,那就是,青霞做好了全家福早饭,要让他这个做丈夫的先品尝一下,看是否合老太太的口味。
青霞起得床,拉开房门,仰头看了看残月消隐、明亮微现的天色,并没有去厨房,而是踩着寒霜漫洒的青砖小路,急步直奔西边的院落。因为她知道,淑女自幼在杂技班里长大,所谓的会做饭也只不过是熬粥蒸馍,再炒个几个普通的家常便菜,可那种饭,哪里端得上这刘家的饭桌。她之所以让淑女提前去献丑,只是因为淑女在春草面前的夸口,想寻一下开心而已。
明亮微露的天空上,密密匝匝地结着一层孚仭桨咨呐ㄔ疲荚悸懵蹲乓黄反笮〉奈道渡3柯逗校跆谟肓跫以醇父龌崛诺幕ぴ呵写栉湟眨恍杏逗鋈慌芾矗驹诔庥质浅逅惺质疲质呛艋剿br gt;
刘铁看见,急忙收势走向他,小男佣没待刘铁走近,便引着他朝院落门口走。
离老远,刘铁便看到了站在晨霜寒露中的青霞,立时,刘铁紧张起来,预感到出了不祥的事情,便撇下小男佣,大步跑了起来。
青霞见到刘铁,不好意思地告诉他,她从小到大没进过厨房,淑女做出的饭又上不得刘家的餐桌,看刘铁能不能帮忙应付一顿。
青霞之所以求救于刘铁,因为家父马丕瑶任广西布政使的时候,一次偶染小恙,特别想吃家乡风味菜,可又嫌母亲做的没味道,当时就是刘铁主动下厨,做出来的家乡菜让父亲称赞不已,所以,每次她的家父想吃家乡菜,母亲都求助于刘铁。
憨厚正直,又不苟言笑的刘铁,听说淑女此时正在厨房里抓瞎,见青霞又问他能不能帮忙下厨,应付一顿全家福早饭时,竟也“扑哧”一声,不好意思地笑了:“小姐莫惊慌,我刘铁略懂一些,全力以赴还是没问题的。”
刘铁说着,展衣袖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让青霞稍等,他回房闪电式的换了一身衣服,便跟着青霞奔向厨房。
不知所措的淑女,为了不让一旁的佣人们看穿自己,便在宽敞的厨房里东摸摸,西翻翻,失了魂似的瞎忙活,心里却叫苦不迭,哭天嚎地,恨不得立刻消失,重新回到她的杂技班里去。
突然,她看到青霞和刘铁进来,如绝处逢生,像看到了救自己于危难的天兵天将一样,禁不住想嚎啕大哭。
青霞将所有的刘家厨佣支走,也摞胳膊拳的与淑女一起,给刘铁打下手。
经过一个时辰的忙碌,主仆三人终于捣鼓出一桌热气腾腾、五颜六色的全家福早饭。青霞长出了一口气,吩咐淑女端上饭桌,而她自己则回到房间,与已经起床的丈夫去给婆婆请早安。
此时的杨氏,正闷坐在卧榻上,探身望着炭盆里刚刚生起来的温暖,考虑着以后如何与儿媳妇合睦相处。因为,她从儿子与儿媳的亲热劲上,已经看出来了,儿子在儿媳身上应该完成的事情,都已经完成了,而新床单上之所以没出现元红,是儿媳妇在娘家就不贞的缘故。
常言说:家丑不可外扬。族里的人来探望她,在外人面前,她是只字不提此事。儿子和儿媳那块初夜床单,也被她深深地压在了箱子底下,别说族人外人,就是儿子,她也守口如瓶。因为她知道,生米已经做成熟饭,说什么都晚了,像儿媳这样有背景的娘家,是不能随随便便就休掉的,再说了,这事如果传扬出去,这与刘家的名誉和生意,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算了,大不了以后多给儿子收几个chu女身的侍妾,以弥补此缺憾。
杨氏正思绪万千,忽然看见媳妇跟着儿子来请早安。可尽管她已做好要彻底忘掉儿媳不贞之事,可一看见儿媳的那一瞬间,杨氏就像看见仇家一样,忽的怒冲冠,心里也仿佛腾地燃起了熊熊的烈火,说不出的难受和厌恶。但她主意已定,只得藏起愤怒和厌恶,强装笑脸,让跪在地上的儿子和青霞快点起来,并忍着巨大的郁愤,呼唤青霞到她跟前,貌似亲娘疼爱亲闺女似的一把拉过青霞的手说:“青霞,唉,你看前天早上,只因为看到你太喜欢,所以就”
“这个媳妇知道,母亲呀,今天是媳妇来到咱家的第三天,媳妇和淑女一大早就起来,为母亲做好了全家福早饭,是端送到娘的房间来,还是”
“好好好,”杨氏像想起了什么,故意显得特别高兴的样子,“到餐房去,吃媳妇做的全家福饭。”
c;
淑女将所有的饭菜摆放好,仍不见主人一家来用餐,实在闲的无聊,便把每碗八宝粥上都插上筷子,有插不直的筷子,她便小心翼翼地扶直,然后,喜滋滋地站在门口,激动地等待着。
杨氏被儿子和儿媳搀扶着,压抑着心中的愤怒和厌恶,强装喜笑颜开。一步一步走进餐房,一眼看到一双双竖立的筷子,像坟头上的丧棍一样,僵直的插在浓稠的八宝粥上,立时,她心中的怒火和郁闷,如火山喷一样,怎么也按捺不住了。
中原人的风俗,筷子是应该平放在碗或桌子上,而直立着插在饭碗上,是羞侮漫骂用餐的人。因为,只有牲畜的拌料棍才是竖着放在槽里的。再说了,筷子直立着插在饭碗上,也确实不吉利,不好看。
这些规矩,别说淑女不知道,就连青霞和耀德也不太清楚,只是从一进餐房,看到一双双直立在饭碗上的筷子,感觉有些不对劲,有些不好看,却不知道筷子为什么不应该直立在饭碗上。
仿佛只是一刹那,巨大的怒火和郁闷,汹涌澎湃地自杨氏体内的最深处,呼啸着奔腾到杨氏的喉咙口,就在喷薄而出的一瞬间,有理智的杨氏,饱尝过丧夫之痛的杨氏,经历无数孤寂之夜的杨氏,强压住体内的翻江倒海,将汹涌澎湃的怒火和郁闷,硬生生的一口咽了下去。只是,在咽下去的一瞬间,杨氏顿觉天旋地转。
杨氏强迫自己稳住身体,可仍然浑身颤抖、呼吸急促、站立不稳,她便哆哆嗦嗦的伸出手,晃晃悠悠的扶着桌子,免强使自己能坐下来,用僵硬迷茫的眼神示意身后的春草,将竖立在饭碗上筷子扯下来,平放在碗上。然后,才用迷茫呆滞的眼神,望了望把一只大脚放在门槛上晃悠的淑女,又仰头看了看站在身边的青霞,努力挤出一丝僵硬的笑,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哦,青霞,看到你和淑女做出这一桌丰盛的饭菜,为娘我又差点高兴的想晕倒,只是以后,这筷子呀可千万不要再这样插到饭碗上了,不兴呀,是骂人的,应该平放的。哦,你二娘三娘和那帮出门闺女,她们都梳洗过了吗,快喊她们快来一块吃全家福饭吧,今天青霞你你还要给族里那几个长辈磕头呢”
第32章:刘氏枝叶繁,青霞拜长辈1
按中原的风俗,新媳妇过门三天,要拜见族里的长辈们。而刘氏族先,自明朝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河南尉氏城西大桥庄,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生息繁衍,已由一棵独枝独苗,分枝叉成为一大片茂密昌盛、枝繁叶浓的森林了。仅刘耀德这一“德”字辈弟兄就有三十二人,紧挨“德”字下边的“元”字辈侄子,有四十四人。而“元”字辈下边,已出生的“泰”字辈侄孙,也有十多个了。况且,“德”字辈之中,还有几个未结婚生子;那“元”字辈侄子群中,差不多都是些未长大的娃娃孩。
青霞要拜见的是族里的长辈人,就是刘氏族“恩”字辈及“恩”字辈以上的长辈们。而刘氏族里的“恩”字辈和“德”字辈人,捐官候补的都占十多位,再加上刘耀德在姐姐们中排行最小,故刘氏族里与他父亲同辈的长辈们,已寥寥无几,至于“恩”字辈以上的长辈,也仅有一位神智不清的老太婆健在。
青霞陪婆婆吃过全家福早饭,由一位族嫂带领着,身后跟着淑女和春草,四人跨出刘家大院,分别乘坐着两辆秋黄色的新油漆马拉车,由两个小男佣牵着,朝最近的一位长辈家里驶去。
带领青霞的刘氏族嫂,是刘宪德的媳妇。
刘宪德,刘耀德的族哥,比刘耀德年长十多岁,刘耀德的父亲离世后,母亲带着他到刘宪德家里求他帮助自家打理遍布全国各地的生意。
因为帮助孤儿寡母有功,所以,平时,刘宪德夫妻二人,与刘耀德家里走的比较近。刘耀德大婚,刘宪德媳妇是主要的娶客,唯一的压轿孩,也是由刘宪德的儿子刘申元来担任的。这新媳妇三天要拜见族里的长辈,当然也是刘宪德媳妇莫属了。
但是,刘宪德与刘耀德虽同是刘氏族人,又是平辈,但刘宪德的家里并不很殷实富饶。因为,刘氏族经过一百多年的分枝叉,财产也顺着分开的枝枝叉叉,变幻成了无数个若干份。
而拥有这些若干份财产的刘氏族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善于经营,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祖上留下的基业给扬广大。有的因为一枝上分出的叉太多,至使财产也跟着化整为零的恶性循环,再加上中途有人弃商捐官去从政,又从政失败再回乡,所以,刘氏族里也不凡一些普普通通的家户。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刘氏族人都像刘耀德家里一样富可抵国,有一部分刘氏族家庭,只是大桥村里的富户而已。而刘宪德的家庭,在刘氏族里就属于这样的家庭。
其实,刘宪德这一支,家道本来是非常昌盛的,与刘耀德这一支相颉颃,因为刘宪德的父亲,做过三品按察使,刘宪德也被荫封了个监生。刘宪德的父亲在陕西任职时,平“捻”立过大功,得到过不少赏赐。后来,在一次秉公办案时,得罪了当地一位宦豪,这位宦豪为了报复,一气之下,花重金托人将女儿送进了宫,又被一位阿哥看上,封了侧福晋。于是,这位进宫有目的的侧福晋得势后,立即向朝廷告了御状。
就这样,刘宪德家的财产全部被没收充功。刘宪德一家只得回到尉氏大桥村的老宅里,家道从此也衰败了。
刘氏族的财产虽然随着世代的生息繁衍,不断的被子孙们分成无数个若干份,而刘氏族里始终都保留有族里共同的财产。一百多年来,这些共同的财产一直由族里的一些精明人给世代经营着,根据经营状况,年底给所有刘氏族人分红。
而回到尉氏大桥村的刘宪德一家,仅仅靠着族里每年的分红,怎么可以维持以往衣食无忧、豪华奢侈的宦豪生活
年轻精明的刘耀德便主动去给族里一些显赫富饶的族人家帮忙,并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挥到倒揭,以博得厚重的回报和薪金。特别是刘耀德的父亲去世之后,刘耀德的母亲杨氏携儿子到刘宪德家里,让他帮助打理遍布全国各地的生意时,刘宪德嘴上说着客套谦恭的言词,可他心里,早已经乐翻了天。因为,大捞一把的机会降临到他身上了。
其实,刘宪德的父辈和祖辈,都是很正直忠厚之人,怎奈到了刘宪德这一辈,家道突然的急转陡下,精明年轻的刘宪德,心里便不平衡起来,再加上自繁华的城镇回到尉氏大桥村的老宅里窝居,看到一些族里人的生意红红火火,如日中天,遍布全国各地,他刘宪德心中的那个恨呀,那个嫉妒呀。
而刘耀德这一枝,已经单传五六代了,祖上留下的财产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庞大,金钱越积越雄厚,而祖辈父辈们只捐官,不实任,一心经营着祖上留给自己的基业,所以,成为中原赫赫有名的富。
刘宪德回到尉氏大桥村之后,看到刘耀德家里所拥有的财富,常常怨恨祖辈父辈们为什么要做官呢,常言说:不做高官不害怕,不食俸禄不担忧。历代做官的,即使有幸遇到英君明主,又有几个善终的。而族弟刘耀德的祖辈父辈们,一心一意经营着家里的土地和遍布全国的生意,不但在族里的富,也是中原富,甚至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富豪。
刘宪德嫉妒那些生意兴隆昌盛的族里人,更嫉妒刘耀德所拥有的雄厚资财。
因为嫉妒和愤恨,刘宪德年轻的心里,便一天比一天阴暗,一天比一天贪婪,一天比一天扭曲,一天比一天丑恶,一天比一天j诈。一个人,如果被嫉妒和愤恨控制操纵了,什么道德呀,良心呀,诚信呀,忠义呀,都不复存在了,代替这些的,是损人利己,是欲壑难平,是不择手段,是机关用尽,是丧尽天良。
尽管尉氏县城有两三家烟馆,但刘氏族里的人,是鲜有吸食鸦片,自从家道衰败的刘宪德回来后,因为嫉妒和愤恨,他诱导族里的很多人学会了吸食鸦片,而他自己,却闻也不闻那东西。
特别是刘耀德的父亲离世后,杨氏便带着儿子耀德,到刚刚回到尉氏大桥村窝居一年多的刘全德家里,求他帮助打理遍布全国各地的生意时,刘全德如饥饿了几个世纪的狼,突然看到一块鲜嫩的肥肉一样,心里的渴望、贪婪和阴暗,一瞬间便把他的灵魂吞噬了。他在帮助孤儿寡母的同时,不但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也诱导母子二人学会了吸食鸦片,尽管那一年,耀德才十四岁,还只是一个未成年的无知男孩。
一个人,他的灵魂一旦被愤恨和嫉妒所束缚,自有百般的昧心取利之法,哪管什么孤儿寡母。
因为刘宪德的过分贪婪,时间久了,杨氏也感觉出了刘宪德那谦恭礼周之下所泛出来的阴妒和尖酸。这次刘耀德大婚的整个筹备,思量着刘宪德毕竟曾经鞍前马后的起到了帮助的作用,杨氏仍让刘宪德铺排和张罗。这大婚的三天头上,新媳妇给族里的长辈们磕头,杨氏也让春草去请宪德媳妇来带领。
c;
已经辰末了,尽管冰冷的天空上,卧着一轮毛绒绒的金太阳,怎奈被灰白色的浮云给丝丝缕缕的虚盖着,太阳便变得软弱无力了,像一个苟延残喘老婆婆,苍黄地躺在没有生气地天穹上。而缭绕在天地之间的烟雾,因为太阳的软弱,仍毫无顾及的在大地上匍匐浮游,像阴冷的幽魂找不到了归宿,久久地徘徊在天地间。
刘宪德媳妇领着青霞,要拜的第一家就是她自己的家。因为,刘宪德媳妇的家离刘耀德家最近,紧紧毗邻在刘耀德家院的西边,两院只隔着一个有假山、垂柳、池塘育荷耦的大花园。
此时此刻,刘宪德那并不太年迈的父母,态度和蔼庄重,脸含微笑地端坐在客厅里,貌似在等待着。刘宪德那官场失落多年的父亲,已是满头白,经过岁月的洗涤,心境早已是:回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和宁静了。
当自己的儿媳妇将蒲团刚放到地上,没容侄媳青霞下跪,刘耀德的母亲早已喜慌忙的将准备好的礼钱掏出来递给了青霞;刘宪德的父亲更是连连摆手说:“莫跪莫跪,来了就好啊”。
春草伸手接钱的空档,青霞仍然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给老人磕了头:“侄媳妇给您二老磕头了。”
淑女搀扶起青霞,刘宪德媳领着青霞要拜的第二家是刘耀德的族哥――刘全德的父亲。因为刘全德家里紧挨着刘耀德家大院的后边,虽说宅邸前后紧挨,但两家的院门却是相对的在两条大街上,因为两家的宅邸是属于对屁股坐落的:刘耀德家是坐北向南,高大宏伟的院门楼也是坐北向南;而刘全德家的宅邸是坐南向北,在另一条街上的院门楼也是坐南向北。
刘宪德的媳妇领着青霞,抄近路从两家中间的花园里穿过。因为,这个庞大的花园是惯穿南北两排宅邸的,南从刘耀德家门前边的大街起,北直通刘全德家门前的那条大街上。
花园里有很多房舍,里面住着因恭贺刘耀德大婚而没有离开的全国各地的商贾官绅们。当刘宪德媳妇、青霞、淑女和春草经过的时候,这些商贾官绅们,在惊叹青霞的美貌和气质高贵的同时,也直勾勾地盯着青霞的一双大脚看,然后是摇头惋惜
刘全德的父亲,年龄已近花甲,身体却瘦骨嶙峋,脸色灰白,像八十多岁一样疲弱老迈,除了一双深限在眼窝里的眼情,还隐隐约约释放着光泽,他身上其它的一切东西,都好像已经死去很多年了。
老头怎么也没想到,过门三天的侄媳妇会这么早就来拜见他。因为,两家的宅邸虽说前后毗邻,但要顺着街道走,必须从街东头或街西头绕过来,而在绕的过程中,中间又有两三家长辈需要拜见,就会多耽搁些时间。
当青霞一簇人跟着刘全德家的女佣来到刘全德父亲的房间,老头还没有起床,仗着室内温暖的炭火,正半裸半露地搂着与他一样憔悴的年少小老婆,二人歪斜在敞开帐幔的雕花实木床上,贪婪而过瘾地抽食着福寿膏。于是,整个房间里,属于老年人特有的难闻异味、空气缺乏流通的刺鼻粘稠味,混合着暖烘烘的炭火热度,很肆意的在整个房间里弥漫升腾,再凝固粘稠,直到沉淀为与室内的主人和摆设相协调的整体了。
第33章:刘氏枝叶繁,青霞拜长辈2
一出刘全德家的大门,一直捂着嘴的淑女便再也忍不住了,手扶墙外的一棵榆树,弯腰张嘴,酣畅淋漓地大哕起来,直到把早上吃到肚子里的全家福饭给吐干净了,才慢慢伸直腰,抬起头,用手帕抹一下嘴,仰望着渐渐泛起蔚蓝的天空,和慢慢灿烂起来的阳光,像缺氧的鱼一样张着个嘴,大口大口地尽情呼吸着冰爽的空气。
青霞也禁不住回头,望了望刘全德家那高大的院门楼,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高大气派的院门楼里,竟然有那样恶臭如地狱一般的场景。
一簇人乘上黄油马拉车,要去拜的第三家是刘基德的祖母。
刘基德,刘耀德的族弟,比耀德小一岁,却已在两年前就喜结良缘,今年也喜添贵子。因为他的家父学业有成,出仕为官,两个年幼的弟弟和母亲皆跟随在家父身边;他的几位叔父也捐官候补在外任职,将家眷们带在身边。所以,尉氏大桥的老家里,只剩他一人留守祖宅,照顾着年迈的祖母。
刘基德家的宅邸,与刘宪德家的宅邸是前后对屁股坐落,与刘全德家住在同一条街上,中间仅隔着刘耀德家的庞大花园。
青霞一簇人走进刘基德家里,刘基德家的媳妇,正坐在前厅里,与几个族里的平辈妯娌、及“元”字辈的侄媳妇们,在喝茶闲聊。因为,她们知道青霞今天要来给基德的祖母磕头,一大早便结聚在基德媳妇家里,特意等着观看青霞的大脚。
大凡这世上的稀奇事,一个人观看,总是达不到最稀奇的效果,一旦成为众人共同感兴趣的事,即使是很普通的事,也会被众人的热闹气氛,给酿造出稀奇的浪潮来。
她们正盼望着,想象着青霞的大脚,是怎样大步流星的像男人一样走进来时,随着门佣的一声禀报,青霞一簇人真的站在了前厅的台阶下。
她们的喧笑便戛然而止。
“哟新嫂子可来了,我早早地就坐在前厅等你们来着呢”基德媳妇“腾”地站起,附带着热情洋溢的夸张式动作,笑逐颜开地走了出来。看稀罕的族妇们,也一窝“哄”地起身,紧跟在基德媳妇身后,像看演到最时的大戏一样看着青霞――目光全集中在了青霞和淑女的大脚上。只是,那大脚被裙摆和裤角遮挡着,随着青霞走路的时候,只看到宽宽的脚尖而已。
抱着簇新蒲团的宪德媳妇,心里透亮透亮的明白,眼前的媳妇们是为什么聚集在这里来的。立时,一种莫明其妙的兴奋突然灌满全身,便兴致高涨地迎上前说;“先办正事,让新媳妇拜见老奶奶。”
刘基德的奶奶七十多了,因为儿子们的长期不在身边,她对儿子们的思念,便夜夜溢满长空,再加上年岁老迈,时间一长,倒神智不清起来,但身体倒还健硕:满头如雪的白,硬朗的瘦身了骨,再加上神智不清之后的无忧无虑,那笑容可掬的神态,活像一个天真的婴儿。
她一看到青霞一群人进来,便也笑呵呵地迎了出来:“成恩媳妇,你们可回来了,春节包的饺子还给你们留着呢”
老人兴奋的神态,活像天真无忧的小女孩过新年穿花衣一样,快乐无比。
除了青霞和淑女,没有一个人听到老太太在说话。因为,十多年来,神智不清的她,把所有来看望她的男性都当成儿子,所有的女性都当成儿媳。
宪德媳妇把红色蒲团放在老太太跟前,青霞轻轻跪上去,不自觉之中,一双大脚给狠狠地暴露出来,她全然不知,只顾弓身磕着头,轻声婉转地说:“孙媳妇给您老磕头了。”
一瞬间,屋里静得出奇,静得连彼此的呼吸声都能听到,因为好奇的族妇们,全都屏神静气地把目光同时望向青霞暴露出来的大脚板。
而一直乐呵呵的老太太,看到青霞跪到自己面前,喜眯眯的脸色立时变了,像看到末日降临一样,突然惊恐万状地问:“怎么成恩媳妇,刚回来又要走”
c;
青霞就那样跪着,神智不清的老太太不知道请起青霞,基德媳妇的目光僵硬在青霞暴露出来的双脚上,早已忘了递上准备好的礼钱,更没有想到请起青霞。一瞬间,屋里凝固了一样僵硬,寂静。
淑女气愤,上前一步,借给青霞整理头,站在青霞身后,用自己宽阔胖大的裤角,把青霞暴露出来的大脚给遮挡的严严实实。
精明的宪德媳妇这才恍然大悟似的说:“基德家的,你打算让你新嫂子跪到晌午啊,还不快拿封礼钱,请你新嫂子起来。”
众妇们在淑女挡住青霞脚板的一刹那,僵直的目光如断了线的风筝,“哗”的一声,突然松软了。
基德媳妇这才如梦初醒似的,让女佣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礼钱,她自己也慌不迭的上前扶起青霞:“哦新嫂子貌美,看呆了,看呆了。”
“成恩家的,刚回来又要走吗是不是出啥大事了”看到自己房间的一群人刚来又要离开,老人惊惶失措地扶门而哭起来。
在老人伤悲的哭声中,青霞一簇人离开刘基德的家,要拜的第四位长辈是刘坤元的祖父。
刘坤元的家,在刘全德和刘基德所居住那条街上的西边。刘坤元,虽是刘耀德的族侄,但年龄仅比耀德年少一岁,也已结婚添子。刘坤元的父亲刘少德――刘耀德的族哥,在“德”字辈中排行老二,故被同辈人称为二哥,一直掌管着刘氏族里共同拥有股份的公茂当铺。
青霞一簇人被门佣领带着,走进前厅,而静悄悄的大厅堂里却不见一人。宪德媳妇见厅里没人,便亮开嗓子喊:“人呢二嫂太阳晒屁股了,是不是还没起床呢”
“叫唤啥,在这呢。”随着缓缓拉开的屏帐,里间的角落里,一个体态健硕的壮年妇女正坐在卧榻上,陶醉而忘我地吸食着福寿膏,当看到宪德媳妇领着青霞一簇人进来,便恋恋不舍地随手将烟具递给一旁的女佣,不耐烦但又兴头十足地走了出来。
“咦二嫂,啥时抽上的也舍得花这相钱了”宪德媳妇笑眯眯地望着刚刚抽过鸦片、又劲头十足的刘坤元母亲。
“一个多月了,你看,咱这刘氏族里的人吧,都抽了好几年了,咱再不抽,显得多扣门。”坤元母亲比划着,说着,带着青霞一簇人,出前厅,绕过厅堂东边的宽阔过堂,来到后院一个房间,健壮的胳膊一挥,用手指着东套间的门帘,看着青霞说:“不用进去了,一入冬就没起过床,也不用跪下磕头了,新弟妹今来到这房间,就算礼到了,在这个家里,我不争礼,其他人谁也不敢争这个礼。”
青霞知道,说不让跪只是客套话。宪德媳妇放好蒲团,青霞刚要曲腿下跪,猛然,从后面的院子深处,猛然传来一个女孩子凄厉的惨叫:“啊呀别扎我,别割我了”。
一声声撕心裂腑的凄惨叫声,像来自地狱一样森人,每个人的骨子里像突然灌进了千年冰雪,都不寒而栗的惊恐。那女孩惨叫出来的“别割我了”的凄厉声,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她身上的肉,正被一块块地割下来;她身上的皮,正被一块块剥下来,让她生不如死,让她痛不欲生。
立时,除了坤元母亲和几个佣人,所有的人的目光,都僵硬了;所有人的表情,都呆怔了,像牵线木偶似的惊恐地相望。最后,都跟随着宪德媳妇的僵硬目光,望向了刘坤元的母亲。
“没事,一个贱丫头,趁坤元媳妇走娘家,竟然犯贱。”刘坤元母亲挥舞着粗壮的胳膊,不屑地摆了摆手,坦然而平静地说着,从身后的女佣手里接过封礼,直接放在了春草手里钱盒里。
宪德媳妇便诡秘地笑,俯近坤元母亲,神神秘秘地咬耳说:“二嫂,你自己养的儿子,还不知道他爱犯啥毛病,竟然打丫头,这是人家丫头的错吗你也不想想,你那些佃户家养的女孩,快被你家坤元给摸遍了,这媳妇不在家,摸索一下丫头,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母狗不摇尾,公狗不上背。这丫头太犯贱,”坤元母亲说着,压低了声声,与宪德媳妇窃窃私语,以解释着痛打丫头是另有原因。
“哦,”宪德媳妇边听边点头,貌似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是二嫂吃醋了,借坤元摸索她,往死里整她,万一整死了她,二哥回来,看二嫂你怎么交差”
第34章:刘氏枝叶繁,青霞拜长辈3
青霞要拜的第五位长辈,是刘辉德的母亲。
刘辉德在“恩”字辈中排行老三,他的母亲七十高龄仍身体健朗;刘辉德的长子也已结婚添子,按说四世同堂之家,应该欢声笑语,尽享天伦之乐,怎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刘辉德的母亲,在辉德十二岁那年便守了寡。做为女人,中年守寡,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再嫁吧,已是半老徐娘,也嫁不到什么富饶的好人家,又舍不掉刘家的衣食无忧,不嫁吧,年纪轻轻的她又耐不住长夜的寂寞,夜夜孤枕难眠。时间长久了,便饥渴难耐,与家里年轻力壮的单身车夫对上了眼。
年轻力壮的车夫体魄魁梧,五官端正,四肢达,老实巴交,语言木讷,不善言表,踏实能干,老家是太康人,家里有年迈的老母和哑巴妹妹,因为家贫,他快四十岁了仍未娶妻,只从与辉德的母亲有了瓜葛,一个是初尝男女之欢的单身壮男,一个是孤夜难眠的饥渴寡妇,那真是干柴遇烈火,久旱蓬甘雨,一来二往,天时地利两全,辉德的母亲不小心便怀上了车夫的孩子。
寡妇怀了自家车夫的孩子,这事若被刘氏族的人知道,那是罪不容赦的事情,但二人倒也不惊慌,因为辉德的母亲也真真确确对车夫动了真感情,待肚子里的孩子长到像八月的红薯,起了堆之后,便借故到商丘的娘家走亲戚,顺顺利利、安安全全的将孩子生了下来,寄养在车夫家里,辉德的母亲出钱,由车夫的母亲精心扶养。
车夫的母亲深深知道孩子的来头,视孩子如血脉,精心呵护。待孩子长到十多岁,刘辉德的母亲便把孩子接到身边,认作养子。
车夫自从跟辉德的母亲生了男女之欢的关系之后,他越卖力拼命的效劳于辉德的母亲,视辉德家的一草一木如己家之宝。当辉德的母亲给车夫生了孩子之后,车夫更是恨不得将命给了辉德的母亲,仍嫌报答不够,天天像个守护神一样,捍卫着辉德的母亲和她的家。
因为平时,辉德的母亲做事谨慎,给刘氏族的人留下通情达理、坚贞能干的好印像,刘氏族的人不但不怀疑于她,还以为辉德的母亲命好,摊上个忠厚能干的勤快车夫。
但这一切,都没有逃过刘辉德的双眼。十多岁的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管吃饱饭,穿好衣,静静地等待着自己慢慢长大。
刘辉德三十多岁的时候,洞察一切的他,在精明妻子的帮助之下,已润物细无声的掌管了自家的全部田产。做了家中撑门人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万金给母亲的养子捐官,又花钱托人,让母亲的养子到外地候补外任。又两年之后,从不会喝酒的车夫,被辉德支派到离家最远的乡下收租娘,几个佃户竟商量好似的联合将他灌醉,在返回尉氏县城的途中,又凑巧失足落入荒郊野外的池塘中,一命呜呼。
c;
辉德母亲的心里,悲伤欲绝,昏天黑地,却又不敢明目张胆地哀悼车夫,有泪只能流在夜半的凉枕上。怎奈儿子辉德孝顺倍至,大大慰藉了她悲伤愁闷的孤寂之心。随着岁月的洗涤磨砺,十多年后,她和憨厚车夫的男欢女爱,只在她的心里留下了一片美好的甜蜜回忆。若不是一佃户的女儿嫁到她娘家村,将秘密无意中泄出,她将会带着甜蜜的回忆走进坟墓。
原来,车夫喝醉后掉进池塘淹死,都是儿子辉德一手策划的。立时,辉德的母亲便明白了,儿子为什么给养子花万金捐官,又为什么花钱托人,让他到外地补任实职了。
只是,事过多年,知道了此事又如何,可怜憨厚的车夫,已入土多年,人死不能复生,再痛心疾、愤恨恼怒,凶手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再说了,她剩下的岁月,就像残烛,将越熬越短;她以后的日日夜夜,就像汤药,越煎越苦
这剩下的日月,再短再苦,还是要煎熬下去的。因为,在遥远的异乡他地,还有一块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她迫切盼望着见养子最后一面。
从此,辉德的母亲失去了往日的沉静和坚贞。对于她,过去那些美好的甜酒回忆,突然变成了痛心疾的愧疚了。因为痛心疾,因为年老体迈,辉德的母亲便倚老卖老,经常在家里骂骂咧咧,以泄心中那不为外人所知的郁愤和无奈。
刘辉德的家,在刘耀德家南边的那条街上的最西边。青霞一簇人来到刘辉德家时,刘辉德的年迈健朗的母亲,正正襟危坐在前厅里,指桑骂槐
青霞要拜的第六位长辈人是
二:
从辰时到午时,青霞跟着刘宪德的媳妇,一家一家的拜,一家一家的磕头,一家一家的说着几乎是一样的话,可尽管只有五六家,因为居住分散,这一路拜下来,青霞不仅仅感到身体劳累,她所看到的一幕幕,让她的内心也疲惫不堪。她心想:幸亏自己和淑女都是大脚,如果是三寸
遗孀第9部分阅读在线阅读